文化消費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
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開發了一系列文旅產品,涌現了“跟著課本游馬鞍山”精品旅游線路、美食評選活動等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免費開放激活“流量密碼”
追尋王安石的足跡,即將步入高中的陶然同學趁著暑假游覽了褒禪山。對于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提到的“非常之觀”,陶然不能全然理解,但在褒禪山穿過幽深的溶洞后,他對“非常之觀”有了更深的理解。
大青山、霸王祠……一個周末打卡一個景點,陶然和家人準備在這個夏天把馬鞍山的美景看個遍。“看到我朋友圈里發的照片后,不少朋友也準備去游玩,還邀請我同游。”陶然說。
“景區免費開放,讓景區姓‘公’,既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惠民之舉,也是促進全市旅游消費提質升級的發展方向。”市文旅局產業發展科相關負責人廖德志介紹,今年以來,我市大力推動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免費開放六大景區,推進文旅市場復蘇。其中,長江采石磯文化生態旅游區、褒禪山景區、太湖山景區、李白文化園、凌家灘遺址景區、霸王祠景區在8月31日前面向安徽省居民和南京市民免費開放。同時,以上景區將在9月30日之前,面向全國大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免費開放激活了“流量密碼”。截至目前,六大景區累計入園4萬余人次,其中褒禪山景區、霸王祠景區游客增加明顯,褒禪山景區游客同比增加超200%。
“量身定制”滿足多層次需求
“凌家灘研學旅行線路真不錯,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近日,市民王先生特地打通了馬鞍山日報社熱線電話,“點贊”凌家灘精品研學旅行線路。原來,王先生的孫子與同學們一起參加了凌家灘研學旅行。
近年來,我市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文旅穩增長“兩手抓”,推出發放文旅消費券補貼扶持等一系列政策,大力開展促消費活動。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面向本地市民發放221.8萬元文旅消費券,重點投向景區、餐飲、文化娛樂等消費區域。
為更好地滿足市民文化和旅行需求,我市文旅部門依托市域內的旅游村、農家樂、生態園及民宿資源,陸續推出“跟著課本游馬鞍山”“美好鄉村美食游”等重點旅游線路。
凌家灘精品研學游等7個旅游產品,含山美食民宿主題之旅等11條旅游線路,三棵樹莊園等17個旅游打卡點,民宿評選等7個旅游活動……這些“量身定制”的旅游線路和產品極大滿足了大眾特色化、多層次旅游需求。
美食品牌加速消費市場回暖
與陶然“跟著課本游馬鞍山”不同,市民周峰和家人的暑期旅行跟著“味覺”走。
品嘗了汁濃味醇、肉肥而不膩的當涂大肉面,暢飲了色澤油亮、味道鮮美的老鵝湯,周峰的下一個目標是去運漕老街享受一頓豐盛的早點套餐。“博望區的薛津餛飩也準備安排一頓。”周峰笑著說,還有軟糯的青山桃膠羹、勁道的采石磯茶干、香甜的和縣臘味糍粑……10道“省級官方認證”的經典美食值得首先打卡,然后還有市級特色美食也要逐一品嘗。
今年初,在由省文旅廳主辦的“皖美好味道 百縣名小吃”評選活動中,我市送選的10道美食被評為省級特色經典美食,由省文旅廳制作精美畫冊在全省范圍內進行推廣。在積極推薦參加省級美食評選的同時,我市同步開展了市級評選活動,評選出74道特色美食、16家美食名店、11家名宴入選市級優秀特色美食。
廖德志介紹,為全面挖掘和展示馬鞍山地域美食品牌和文化,結合全市美食資源,文旅部門還推出詩意之城美食行等4條美食路線、桃花村等7家美食村、“創客+”文創園等2條美食街區。“美食品牌吸引了不少游客來馬‘探店尋味’,不僅促進旅游餐飲市場發展,更助推服務性消費轉型升級。”
記者 余萍 胡越 通訊員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