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息相關千萬家,守護公民你我他。學好用活民法典,處處開滿法治花……”在宿松縣雪鎮村,非遺傳承人汪永松將法治元素融入傳統地方曲藝,一曲普法大鼓書,用老韻味唱出新內涵。
在今年全國第二個“民法典宣傳月”中,我省各地加大民法典宣傳力度,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法治素養。
4月28日,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法宣辦聯合印發通知,在全省開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以“民法典進農村”為重點的第二個“民法典宣傳月”活動。針對農村干部群眾法治需求和關注的熱點問題,突出宣傳民法典關于農業農村農民的有關規定,以高質量普法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與此同時,活動還把民法典宣傳作為“喜迎二十大,普法在行動——服務大局普法行”的一項重要舉措。
結合民法典的宣傳,各地各相關部門緊密圍繞主題,不斷推進全省鄉村法治文化建設,聚焦農村農民,利用傳統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和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吸引和鼓勵群眾積極創作具有濃郁鄉村氣息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法典普法民歌、書畫作品、地方戲曲等原創法治文化普法產品,促進民法典普法與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緊密結合,有效增強宣傳效果。
“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我了解了民法典中有關老年人權益保護的法條,這給我們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了更加堅強的法律保障。”家住亳州高新區十九里鎮的劉大爺說。5月24日上午,一場別具特色的送法活動在這里拉開帷幕,普法志愿者用鮮活案例以案釋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為群眾釋疑解惑。
“民法典中蘊大愛,仁愛厚愛愛無邊。綠色原則融入法,有法可依顯威嚴……”在民法典宣傳月期間,由阜陽市法宣辦、太和縣法宣辦聯合制作的“鄉音唱響民法典”系列MV《全民守法唱新篇》正式發布。傳承了600余年的太和清音,2006年入選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和清音第十一代傳承人于飛帶領創作團隊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創作了這首《全民守法唱新篇》,唱出了民法典頒布實施后,廣大群眾真切的喜悅之情和滿滿的幸福感。
“法律學得好,婚戀沒煩惱。”在淮北市隋唐運河古鎮里的“普法夜市”,一聲吆喝聲響起,群眾紛紛圍攏過來,傾聽法律宣講。為推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入腦入心,各地不斷創新思路、手段、載體,普法宣傳亮點紛呈。淮南市開通“法治號——民法典”公交專線,在車內移動電視播放民法典微視頻等,讓市民的每日出行成為學法之旅。池州市開展“奶茶普法”活動,線上引導廣大網民積極參與民法典有獎答題;線下選取當地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奶茶連鎖店參與,在店鋪內放置民法典宣傳展架、海報、宣傳冊等,中獎用戶可通過出示二維碼領取獎品,有6萬余人參與。滁州市充分利用“小、精、近”法治陣地,將民法典元素融入法治公園、法治廣場、法治長廊和“百姓評理說事點”等法治陣地,讓廣大群眾處處見“典”、心中有“典”。
據了解,全省各級司法行政部門、法宣辦還會同相關職能部門,統籌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家書屋、鄉村大講堂等鄉村文化陣地,用老百姓喜歡聽、聽得懂、學得進的方式,宣傳講解記得住、用得上的法律知識。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產品、深入人心的普法宣傳,讓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真正成為農民的“掌中寶”。
■ 記者 李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