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赤日炎炎似火燒,氣溫攀升節節高。在這樣的天氣里,城區各個公園以及道路兩旁的綠化景觀始終郁郁蔥蔥,給廣大市民帶來陣陣清涼。而這些都離不開園林工人辛勤的付出,正是他們堅守崗位、揮汗如雨,澆灌出城市里“繁茂清涼”的綠蔭。
7月11日,出梅后的馬鞍山氣溫再創新高。下午4時許,隨著太陽逐漸偏西,雨山公園東側慢慢迎來了陰涼,不少市民走進綠意盈盈的公園乘涼納暑。在環山步道上,園林養護工人崔興樂正站在灑水車上給道路兩旁的植物澆水。為保證道路兩邊的每一株綠植都能喝上水,崔師傅得來回調節噴頭的方向,不時還得招呼駕駛員師傅停車以便將缺水的綠植澆透。崔師傅告訴記者,由于高溫水分蒸發快,所以必須及時給植物澆水抗旱,尤其是不耐旱的法青、毛鵑、鳶尾等。每天早上5車,下午5車,崔師傅一天澆水下來要8個小時。
在雨山公園廣場旁,記者看到,園林工人湯世柏正在修剪綠植,隨著機器的陣陣轟鳴聲,一股濃濃的青草味伴著滾滾熱浪撲面而來。“及時修剪一方面是保證綠植美觀,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減少水分蒸發。”湯師傅告訴記者,夏季植物生長快,幾乎半個來月就得修剪一次。為了保證修剪效果,需要專門的修剪機器,而這種機器有十幾斤重,湯師傅一舉就是幾個小時,有時連喝口水都顧不上。雖然已是下午5點多鐘,也沒有火辣辣的太陽直射,記者看到湯師傅額頭上汗水仍不停地往下滴,身上的長袖汗衫早已濕透。
在湯師傅不遠處,園林工人石廣英正和同事們“全副武裝”地站在灌木叢里揮舞鐮刀除雜草。“夏天,綠植生長快,雜草生長也同樣快,如果不及時清理掉,土里的養分就會被雜草吸收了。” 說話間,一大團雜草就被石大姐熟練地清理出來扔在了路邊的空地上。記者注意到,雖然天氣炎熱,石大姐和同事們卻身著長衣長褲裹得嚴嚴實實。石大姐說,與炎熱相比,蚊蟲更可怕,所以天再熱大家也都得戴著帽子、手套、口罩……
市園林處考核辦負責人鄭朝霞表示,目前,園林處共投入抗旱保綠人員300余名,每天出動灑水車50余輛、抽水泵60余臺,對市園林處管轄的900萬平方米綠地進行澆灌。下一步,將根據天氣狀況并針對不同綠化苗木生長特征、生長狀態,合理安排澆灌時間和澆灌水量,加強重點苗木噴灌、修剪養護工作,多措并舉科學抗旱保綠。同時,科學制定防暑降溫措施,合理調整工作時間,備齊各類防暑降溫物品,保障園林工人身體健康。
記者 余萍 通訊員 徐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