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廠正走向綠色工廠的新時代,坐落在馬鞍山市長江之濱的山鷹國際控股股份公司,撕下高污染、高耗能的造紙行業“舊名片”,從項目到產品都打上“綠標簽”。
6月份,投資7.7億元的超低排放固廢焚燒發電項目——馬鞍山山鷹國際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進入試運營,通過設備性能、安全、消防、能評等驗收后即可投產?;▓@式工廠、閃耀智慧色彩的主控室、國際一流設備和工藝,物耗、能耗、排放超低……山鷹國際控股股份公司安徽基地副總經理方敏不無自豪地介紹,該項目預計日處理固廢863噸,年發電量2.3億千瓦時,對花山區乃至全市綠色轉型和循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路走來,從馬鞍山江畔一家小小的造紙廠起步,山鷹國際歷經擴大生產、混合所有制改革、資產重組等過程,成為中國大型造紙工業企業。馬鞍山造紙基地擁有3個分廠,5條造紙生產線,年產能200萬噸,擁有鐵路專用線、集裝箱港口、水運碼頭、發電廠及污水處理站等一系列造紙配套資源。箱板紙、新聞紙、瓦楞原紙等產品被評為“安徽省名牌產品”,“山鷹”牌箱紙板、瓦楞原紙、紙箱被評為“中國著名品牌”,注冊商標“山鷹”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雙碳’目標給了造紙行業新關鍵詞:綠色低碳發展、降低碳排放強度、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和高質量發展等?!狈矫艚榻B說,多年來山鷹國際堅持走高科技、低能耗、污染少的綠色發展之路。在管理上,將碳排放、碳交易、碳資產、碳中和融為碳管理體系并完成碳管理體系評定工作,成為中國第一家完成碳管理體系評定的制造企業。在產品上,深入探索“以紙代塑”,堅持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圍繞再生纖維進行的新產品、新技術開發風靡市場,填補國內多項空白。在生產中,堅持綠色環保、注重節能減排,構建廢水、廢氣、固廢全防全控污染防治體系,即將投產的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和正在升級的沼氣發電項目更添助力。
從開展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到全力爭做“三高地、兩先鋒”,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山鷹國際始終與馬鞍山市委、市政府同頻共振,將企業發展融入全市發展大局。在花山區的傾力扶持和熱情服務下,今年3月份,總投資27億元的山鷹國際包裝制品超級工廠項目追加簽約,一套完整的紙箱加工體系和智能倉儲、智能物流配送系統落地,預計新增營收17億元,標志著企業的產業數字化升級、智能化轉型、綠色化改造同步邁上新臺階。
“省委書記鄭柵潔在馬鞍山調研時的講話精神,讓我們思路更清晰,心里更有底,工作更有勁?!狈矫舯硎荆瑺幾觥叭叩亍上蠕h”,企業是當仁不讓的主體,山鷹國際將著力建設國內乃至世界先進的造紙生產線、原料倉儲、環保工程、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等,以智能制造、精益生產、數字管理為突破,創行業能效標桿,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山鷹力量。
記者 季晨辰 通訊員 胡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