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碳氣凝膠中試線,一個智能監控操作間,三名技術工人……6月22日上午,記者走進中鋼集團馬鞍山礦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碳氣凝膠中試車間,發現“智能化”“自動化”是這里最亮眼的標簽。
“生產線上裝配了精密的控制元件,只需要提前設置好參數,即可讓產品自動進入下一道工序。現場的工人只需在不同工段巡檢。”公司總經理劉亞輝解釋道,碳氣凝膠是一種新型納米碳材料,對產品的純度有著極高的要求,產線智能化可以盡可能地減少人為干擾,保障產品的品質。
技術改造,關鍵在工藝設備。今年上半年,中鋼集團馬鞍山礦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入500多萬元對原有空心玻璃微珠產線進行技術改造。“項目已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產,不僅大幅減少了運轉成本,還有效提升了產品質量,產值增長了10%左右。”劉亞輝表示,“老線翻新”加速提升了企業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無論是從客戶市場的角度考慮,還是從行業競爭維度來看,都倒逼企業加速技改,進而提升產品質量,擴大產品應用領域。”在劉亞輝看來,技術改造,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下半年,該公司還將新建兩條智能化生產線。屆時,有望實現年產值翻番。
技術改造,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工業供給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擴大工業有效投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
今年以來,我市緊扣“制造業三年倍增”主題,加快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一江兩岸,越來越多的企業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為主線實施技術改造,擴能增產、提檔升級,為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匯聚起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上足力量,倒排工期,掛圖作戰……
“近年來,我們持續加大技改投入,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在仙樂健康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經理蔣勤學的腦海中,總有一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計劃圖”,而其中的關鍵詞就是“技術改造”。
投資1200萬元實施營養軟糖及口服液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投資3600萬元實施提升功能飲品生產線智能化灌裝及包裝技術改造項目,投資7400萬元實施自制袋式口服液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滾動式的技改、遞增式的投資,為企業帶來了“真金白銀”。2021年,該公司年產值達5.4億元,較三年前翻了近三番。
企業加大技改投資促進新舊動能轉化的背后,離不開市經信局推進備案入庫、緊盯重點項目、加強統籌調度、加大政策扶持等舉措。
變“企業上門問政策”為“政府上門送政策”、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就在一個月前,一場“送政策上門現場會”讓企業拍手稱贊。當天,全市經信系統及10家新材料、磁性材料代表企業,共赴瑞泰馬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觀摩典型技改項目,深入宣講技改支持政策。
“我們計劃投資1個億元,新建一條專業化、短流程、緊湊型潔凈鋼精煉爐用節能環保型新材料生產線。”談起瑞泰馬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來的技改方向,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盧詠明信心十足,“項目投產后預計新增營收4億元。”
今年以來,市經信局以當年計劃投資億元以上項目為重點,強化項目跟蹤服務,協調解決困難問題,力促技改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同時,不斷夯實滾動儲備機制,定期摸排新增技改項目,全面摸排技改項目,大力實施技改備案,積極推進項目入庫,持續夯實技改投資增長“基本盤”,不斷增強發展后勁。
數據見證成效。今年1-5月,全市共實現入庫項目395個,較去年同期增加1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77個,逐步筑牢了實現技改投資增長三年倍增的基礎。
文圖/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李朝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