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政策護航。
日前,我市正式印發通知,出臺以制造業為主體促進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1+N+X”政策體系。經前期全面梳理、分類整合,新出臺的“1+N+X”政策體系共包括9個方面81條高“含金量”的政策條款,突出扶優扶強、精準有效、務實管用,旨在通過充分發揮政策集成效應、牽引作用,為加快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政策供給。
政策給力,發展加力。在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開局之際,特別是在當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下,這些支持政策的出臺,將進一步提振企業信心、激發市場活力,為加快實現制造業三年倍增注入強勁政策推力,更將為我市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上當先鋒、做高地,在新征程上奮力跨越趕超提供強力支撐。
“1+N+X”政策體系
力促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
抓好產業政策的梳理、整合和作用發揮,是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統一規范全市產業扶持政策資金投入、運作和管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激勵作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市財政局牽頭對全市各類產業政策進行梳理,整合形成了以制造業為主體的“1+N+X”政策體系,共包括9個方面81條政策條款,以政策聚焦聚力牽引各產業沿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加速前行。
其中,“1”為《促進制造業三年倍增若干政策》,包括擴大項目投資增量、加大企業梯度培育力度、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加快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5方面19條政策條款。“N”包括《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政策》、《促進知識產權發展若干政策》和《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若干政策》,共涉及39條政策條款。“X”包括《促進質量和標準化發展若干政策》、《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促進港口和物流發展若干政策》、《促進建筑業發展若干政策》,共涉及23條政策條款。“N”和“X”將圍繞中央和省考核任務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持續完善。
記者了解到,本政策體系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暫定3年。實施期內將根據國家、省、市產業發展導向,每年對本政策體系進行修訂維護。
突出扶優扶強鮮明導向
強化產業政策“落地感”
為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通知明確,堅持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單位能耗產出效益綜合評價結果和產業扶持政策兌現掛鉤。
具體來看,對畝均效益評價結果為A、B、C類的企業,市級產業政策資金分別按照110%、85%、50%的比例予以兌現,畝均效益評價結果為D類企業和單位能耗產出效益綜合評價結果為Ⅳ類企業不予支持,推動政策向畝均效益高、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傾斜,倒逼低效企業轉型或退出。
同時,為加快打造“1+3+N”產業集群升級版,我市設立馬鞍山市產業集群發展專項引導資金,用于支持產業集群的重大項目建設、新產品研發和關鍵技術產業化、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及新工藝示范應用、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第三方檢驗檢測平臺建設等。
好政策只有落地落實,才能真正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政策合力轉化為賦能經濟發展的澎湃動力。
為進一步強化政策“落地感”、提升企業“獲得感”,我市將強化考核機制,成立市產業政策統籌考核兌現領導小組,建立上下聯動的工作推進機制,確保政策資金及時兌現。
同時,為提高資金兌現效率,產業扶持政策申報納入馬鞍山市“惠企通”服務平臺,實現網上“一站式”辦理。各政策主管部門要加大對“免申即享”類政策梳理,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切實提高財政資金兌現效率。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盧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