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夯實產業基礎,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省委、省政府結合實際,組織實施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行動計劃,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省轄市一季度工作點評會議把狠抓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力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納入了二季度重點工作。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有關部署要求,打好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組合拳”,不斷做優做強做大三次產業。
注重糧食和種子并重,實施好一產“兩強一增”行動計劃。安徽是糧食主產省,各地要扛起糧食安全責任,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小田并大田”試點,守好數量質量雙紅線。種子是現代農業的“芯片”,各市要參照省里設立種業聯席會議制度,支持本土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聯合攻關,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種。
注重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并重,實施好二產“提質擴量增效”行動計劃。要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堅持“改舊”與“立新”并舉,立足比較優勢,深入挖掘潛力,既在新興產業中發現新增量,也在傳統產業中尋找新發展。要積極開展優質企業引育、優勢產業壯大、產學研協同創新、數字賦能、綠色發展等行動,發揮“畝均論英雄”改革牽引作用,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
注重城市和鄉村并重,實施好三產“鍛長補短”行動計劃。要堅持城鄉協同、均衡發展,城市建設要有重點、突出亮點,讓城市更有活力、有吸引力;鄉村振興要把握輕重緩急,著力補齊短板,目前能做到的要盡快補上,暫時做不到的也要久久為功。要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度融合,形成跨界融合的產業生態系統。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要下好創新“先手棋”,強化科技創新的市場化導向、產業化目的、企業主體作用。要狠抓科技創新,深入實施科技創新“栽樹工程”,以基礎研究引領應用研究,以應用研究倒逼基礎研究,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作貢獻,為安徽跨越發展增動能。要優化源頭供給,暢通成果轉化“最先一公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暢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力保取得一批技術成果的產業化。
深入實施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行動計劃,要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認真抓好長江“十年禁漁”,持續改善長江、淮河、巢湖流域水體水質,穩定保持新安江水環境質量等,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抓緊推進碳達峰行動,打好“雙碳”持久戰,力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安徽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