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宣城4月11日電 上午11點剛做完脂肪瘤切除手術,兩個小時之后,幾乎顧不上休息的梁學峰,就穿上防護服,出現在了疫情防控一線。
梁學峰是宣城市宣州區雙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一名全科醫生,也是社區核酸采樣的專職“大白”。
3月7日手術結束,同事為他縫合了3厘米長的切口,并再三叮囑,接下來要好好靜養。但后來事實證明,梁學峰把醫囑當成了“耳旁風”。
壓根不知情的雙橋社區工作人員張長慧打電話告訴他,彩虹小區有外地返回人員,需要立即上門核酸采樣。
兵不卸甲,馬不停蹄。
電話里頭,梁學峰愣是一句手術的事也沒提,傷口剛縫合結束,不假思索,就風風火火地趕去了現場。

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著厚實的護目鏡和N95口罩,對于剛剛做完手術的梁學峰來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身為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必須堅決頂上去。”
“那天看出來梁醫生不太對勁,爬樓的時候總皺著眉頭扶著腰,但以為就是連續加班累得,沒多過問。”后來得知梁學峰手術結束就回到崗位的張長慧自責道,而后的幾天,她一直勸梁學峰找人頂個班,回去休息幾天,但總是被簡單的一句“沒事兒”,搪塞了回來。
就連去醫院復查,梁學峰也是借送核酸樣本的時間,順道讓醫生幫忙查看傷口。因為每天穿著防護服上門采樣,汗水浸濕且不透風,刀口已經紅腫,并有些感染。
自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梁學峰和張長慧就是搭檔,進社區為來(返)宣州人員做核酸采樣。“兩年多的工作,讓我對社區住戶和操作流程已經格外熟悉,如果臨時換人,不僅給人家添麻煩,也會降低采樣效率。”被問及為什么不請假調休,執拗的梁學峰如是說。
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至今手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梁學峰也沒顧得上休息一天,始終堅持在疫情防控一線。“你看,傷口感染后,輸了幾次液,也就扛過來了!”對于手術的事,梁學峰總是一句帶過。

其實,除了在社區承擔核酸采樣的任務,他還要參與宣城站出站口的核酸采樣值班,如果攤上晚班,幾乎是整宿不能合眼。
一個多月來,每每有人問他,腰恢復得怎么樣了?他總是大手一揮,“不打緊,休息一會就好了。”
像陀螺一樣不停旋轉,會不會覺得累?“當然會累,但誰叫我是醫生呢?你在手機上隨便刷一刷,就能看到很多比我還辛苦的一線人員。”說完這話,梁學峰又騎上車,趕往下一個小區采樣……(汪瑞華、張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