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請雙方簽字確認,今天我就將調解書郵寄給你們。”日前,當涂法院立案庭法官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成功調解一起買賣合同糾紛。因原告代理人在合肥而被告在滁州,鑒于疫情防控需要,承辦法官與雙方充分溝通后決定采用線上方式解決矛盾。調解當天,雙方又因利息問題爭論不休、互不讓步,承辦法官對雙方反復說法理、談利弊,耗費2小時終于促使雙方盡釋紛爭,達成一致意見,并在線上出具的調解協議上簽名確認。當天,承辦法官就出具了調解書,并通過郵寄方式送達當事人。
4月6日下午,當涂法院訴前調解中心調解員通過訴前在線調解化解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一對昔日情侶在戀愛期間有多筆金錢往來,分手后,男方多次要求女方還錢被拒,一氣之下向法院起訴。鑒于該案標的額不大,具有調解的可能,同時為盡快解決雙方矛盾,收到案件后,調解員第一時間與雙方進行聯系。被告這邊卻不順利,多次撥通被告電話均未接聽,調解員便嘗試將個人身份、案情、相關訴訟權利義務以短信方式發給被告,被告終于有了回應。由于被告身在廣州,正值疫情時有發生,征得其同意后,調解員與被告在網絡上進行“隔空”調解。在調解員的苦心勸說下,被告同意歸還欠款6100元。第二天,在事先電話聯系的基礎上,原告來到訴訟服務中心門口確認調解協議內容并簽字,該案畫上圓滿句號。
這兩起案件的成功調解只是當涂法院依托“云模式”化解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為統籌做好審判執行和疫情防控,當涂法院把司法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暢通電話、微信、調解平臺等渠道,多途徑化解矛盾糾紛,力爭讓當事人“少跑路”“零跑腿”,切實讓人民群眾享受足不出戶的司法便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影響。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陸菲
[編輯:
邵國權 審核:戎小平 監制: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