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配合測量體溫”“請您出示安康碼、行程碼!”4月8日,在和縣玉帶河菜場的入口處,前來買菜的市民要通過層層關口方可入內。而關口的“守將”正是來自于和縣仁愛志愿服務中心的“紅馬甲”。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和縣仁愛志愿服務中心積極響應號召,在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倡議和組織下,立即成立仁愛防疫志愿服務隊,第一時間奔赴一線,織密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
在志愿服務的路上,仁愛公益服務中心是一支“新兵”,但參加的志愿服務活動卻不少。去年3月,該公益志愿服務組織正式登記注冊。由于組織成員均是來自社會各崗位的“仁人義士和愛心人士”,便取名“仁愛”,秉承“獻愛心,送溫暖,送關愛”的宗旨,仁愛公益服務中心先后參與了幫孤助殘、抗洪救災、疫情防控等多項志愿服務活動。
服務群眾“零距離”,助力檢測“加速度”,疫情防控“有溫度”。無論是在和縣一中、和縣中醫院等核酸檢測采樣點,還是在玉帶河菜場等疫情防控卡點,總能看到仁愛防疫志愿服務隊志愿者的身影。他們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積極協助醫務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積極開展好區域核酸檢測采樣工作;輪值堅守各自崗位,為檢測群眾提供“一對一”便捷服務;講解核酸檢測信息預登記操作流程,為老年人、殘疾人士提供全程陪護。
“有問必答、有忙必幫”成為群眾對仁愛志愿者們的一致評價。“疫情當前,我們義無反顧、毫無保留!團隊很多志愿者主動報名加入疫情防疫志愿服務工作,即使休假也堅守‘疫’線。”在仁愛志愿服務中心負責人張東看來,過程雖然辛苦,但卻非常值得。
這群可愛的志愿者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截至目前,和縣仁愛志愿服務中心已發動志愿者342人,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3078小時,志愿服務群眾超2萬人次。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何首花
[編輯:
邵國權 審核:戎小平 監制: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