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物流是接觸人員較多、業務往來跨區域較大的行業,也是疫情防控工作中重要的一環。連日來,我市快遞企業嚴格落實“關于做好郵件快件寄遞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切實加強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強化進出快遞“消毒”,堅持人車物同防,筑牢快遞物流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3月16日上午5時,在市郵政倉儲配送中心,一輛滿載快遞的綠色郵車開到卸貨垛口,工作人員打開車門,將快遞一個個放到垛口中間的傳送帶上。和之前不一樣的是,傳送帶前端有一個用塑料簾擋起來的“隔間”,“隔間”內三根塑料管正往外冒著白霧。“這就是自動霧化消毒設備,所有到達馬鞍山的郵政快遞,必須在這里進行消毒。”馬鞍山郵政網路運營中心經理許文輝告訴記者,每條傳送帶都安裝了超聲波霧化機,只有經過消毒的快遞才能進入分揀環節。
許文輝介紹,受疫情影響,最近到達馬鞍山的快遞有所減少,每天4.5萬-5萬件。為確保快遞及時安全運輸,馬鞍山郵政所有駕駛員每天都要進行核酸檢測,其他員工每兩天檢測一次。快遞到達我市后,先進行消毒,其中國際快遞要在單獨區域進行消毒。消毒結束后,快遞要靜置4小時以上才能投遞。馬鞍山發往外地的快遞也要在倉庫進行消毒,快遞到達南京或者蕪湖集散中心后,還會再次進行消毒。
“以前場地一天消毒一次,現在我們每天消毒三次,所有進入場地的員工也要嚴格執行‘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不聚集’‘一米線’等防護要求。”許文輝表示。

每當有物流車駛來,圓通快遞工作人員就會背起噴霧器,對車輪、車身進行全面消毒。在圓通快遞分揀場地內,工作人員正在對傳送帶、地面、包裝袋等進行消毒。馬鞍山圓通快遞總經理陳前剛介紹,該公司所有工作人員每兩天做一次核酸檢測。公司也配備了自動霧化噴霧消毒設備,對進出馬鞍山的快遞進行消毒。受疫情影響,通過該公司進入馬鞍山的快遞每天2萬多件,比平時少了三分之一。
來到位于林里工業園的極兔圣亞網點,記者看到工人們正拿著噴壺對到達的快遞進行消毒。馬鞍山市圣亞物流有限公司行政經理郭峻介紹,他們不僅加強分揀中心的防控工作,還要求各網點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網點工作人員每天都要測體溫,工作時必須戴口罩,快遞到達后要立即進行消毒。
提醒:收取快遞時注意防護和消毒
快遞和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怎樣才能安全收取快遞呢?市郵政管理局行業管理科科長施昌喜介紹,市民收快遞時,盡量就地拆封,外包裝不帶回家,確實需要帶回家中的,應使用75%酒精或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對快遞擦拭消毒。快遞外包裝各面均要消毒,內包裝打開一層消毒一層,在通風處(盡量避免居住區)至少靜置5分鐘后,選取酒精、84消毒液、紫外線、高溫等方法進行消毒后再使用。
施昌喜還提醒市民,在取件拆件過程中,盡量避免手直接觸碰口、眼、鼻等部位,處理完快遞及時摘下手套,使用肥皂液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也可用消毒劑或75%酒精消毒雙手。
文圖/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