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
自2012年花山區工業園、金家莊工業園等劃轉其他園區后,制造業一直是花山區的短板。隨著我市制造業三年倍增突破年暨“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動員大會的召開,為全市制造業發展釋放了一系列政策紅利,為花山區制造業爭先進位提供了路徑指向和開拓方向。在花山區產業發展提速年實施方案中,制造業強勢“回歸”主導產業“335”倍增行動計劃,更為花山區廣大制造業企業增添了無限信心和動力。
“市、區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相繼出爐,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2月23日上午,安徽馬鋼嘉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斌介紹,公司歷經合資、收購、股份轉讓,如今并入中國寶武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20年來,公司專注生產S95級高品質礦渣微粉,以高爐爐渣為原料,變廢為寶成綠色建材,年產量達420萬噸,產品廣泛應用于各類混凝土加工、管樁制作、新型墻板等領域,為全省綠色工廠、花山區制造業“大戶”。2020年成立的馬鋼嘉華智控中心平臺,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寶武集團智慧工作平臺系統和經管系統等,將智能制造、自動化生產、產品發送“一卡通”和車輛/船舶監控“網”羅其中。馬鋼嘉華還在行業內率先使用生物質燃料替代煤炭燃燒,今年預備上馬“一鍵制粉”項目,將實現又一次經營模式大跨越和轉變。
“本月馬鋼嘉華剛剛被表彰為2021年度花山區經濟工作突出貢獻企業,是榮譽更是機遇,今年公司將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力,實現產能再增長65萬噸,為全市制造業倍增添上濃重一筆。”陳斌說。
向制造業高質量的路上挺進,馬鋼嘉華從不孤單。與它一路奔跑前行的,還有不少花山制造企業,山鷹國際、馬鋼林德氣體、中鐵物再生資源、利民冶金固廢等企業在擴大產能、新品研發、開拓市場等方面都大有作為。
坐落在人頭磯利民工業園的馬鞍山利民冶金固休廢物綜合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處理固廢循環利用的環保型科技企業。2017年,新建的火法回轉窯含鋅塵泥綜合利用生產線開始運營,將鋼鐵企業產生的高爐灰、瓦斯泥通過先進工藝提煉加工出次氧化鋅等有價值的金屬,廣泛應用于醫療、食品、建材、橡膠等產業領域,年處置固廢達20萬噸。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來公司在環保工藝改進和設備提升上投入巨大,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指標遠低國家標準,走在了業內同行前列。
“近年來,我們的再生資源產品炙手可熱、供不應求。”利民冶金固廢副總經理李鋼表示,2022年,企業正規劃擴大產能,精研工藝,加強技術創新,讓產品更具核心競爭力,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強區、轉型升級之路。”花山區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中,短短十六個字,力透紙背、重若千鈞。根據總目標,2022年—2024年,全區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6%,2022年增幅15%以上;到2024年確保在2021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實現產值突破200億元、增加值超36億元。
三年倍增看頭年。面對時代使命和艱巨任務,花山區將舉全區之力,圍繞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加快傳統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加快打造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和數字化生產線,全力推進重大技改項目,實現傳統制造業產業數字化升級、智能化轉型、綠色化改造,確保規上制造業增加值15%以上,技改投資增長20%以上。支持重大工業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投產達效,謀劃引進一批行業領軍項目和重大項目,形成制造業倍增的新增長點,帶動產業層次全面升級。實施“五企”培育工程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梯次培育、接續支持,聚焦打造專精特新,扶持企業做大做強,計劃凈增規上工業企業3家。同時,將實施畝均效益提標行動,騰退低效企業、倒逼轉型升級,爭取全年完成清理處置閑置低效用地1100畝以上。
記者 季晨辰
通訊員 朱琳 許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