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記者從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暨“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動員大會上獲悉,2022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將錨定長三角地區先進城市管理經驗,制定趕超計劃,以推動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精細化智慧化管理為主線,以規范化法制化執法為動力,全面實施“四大行動”,在市容秩序管理、環衛清掃保潔、園林綠化管養、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管理服務等方面深入探索創新,確保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前列。
實施“補短板”行動,打造高水平城市管理。出臺《“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行動實施方案》,重點聚焦政治責任、擔當盡責、人民立場、基層減負、清正廉潔、抓實見效等6大方面,制定細化12項工作措施,全面提升城管隊伍的素質和形象。突出規范執法,推行“先提醒后處罰、先溝通后糾錯”執法模式,強化執法監督意識,提升執法辦案水平。堅持制度先行,研究制定機動車停車場管理、廚余垃圾管理、垃圾分類管理、店招門頭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推進城市管理工作提質增效,開創法治城管建設新局面。
實施“精細化”行動,打造高品質城市服務。升級新型智慧城管模式,積極構建集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的智慧城管總體架構。提高道路清掃保潔水平,深入推進道路清掃保潔一體化工作,進一步完善一體化考核標準,對縣區和環衛企業進行嚴格考核。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到2022年年底前,實現主城區(園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縣城達到50%以上,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一體化建設。完善智慧停車統籌管理,大力推進停車便利化工程,加快編制《馬鞍山市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通過“建一批、配一批、劃一批”的方式實現停車位逐年較大增長。
實施“優服務”行動,打造高顏值城市面貌。市容秩序管理快速提升,規范共享單車管理,常態化開展油煙燒烤、揚塵污染、違法建設、“門前三包”、違規種菜、“四亂行為”、戶外廣告等專項整治,嚴格渣土企業運輸管理,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垃圾處置設施快速完善,深入實施主城區生活垃圾轉運提升改造三年行動方案,改造一批專用廚余垃圾轉運站和有害垃圾庫房,不斷完善環衛末端處理體系。公廁升級改造加大力度,積極推行公廁保潔市場化運作,逐步形成環境協調、管理規范、衛生整潔的城市公廁服務體系。生態園林城市積極創建,計劃每年實施2-3個提升改造工程,新建1-2處海綿城市園林綠化示范項目。深入推進道路“彩化”、社區游園及綠地步道等公共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城市園林綠化立法和法規落實。企業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推進“店小二”服務和“全程代辦”服務,落實“一門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成”。
實施“創品牌”行動,打造高規格城市形象。著力推進信用街區建設,擬在主城區街道開展“信用承諾+契約管理”模式,推動沿街商鋪誠心自律,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開展“黨建+路長”試點,集聚管理資源、提高處置效率,促進黨務、業務、服務深度融合。著力推進“城管驛站”建設,破解一線工作人員“作業、休息、吃飯在路上”的實際困難。著力推進美麗街區建設,將人行通道、公共空間、綠化彩化與居民生活需求緊密結合,著力提升公共空間的市容環境水平。著力推進背街小巷整治,實施背街小巷整治提升3年行動,鞏固專項工作成果,形成“高品位、低成本、講實用、能承受、易維護、可推廣”的背街小巷整治管理模式。
記者 余萍 通訊員 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