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2年初回望過去一年,雨山區通過緊扣民生工程需求,不斷推動公共服務提升,補齊民生短板,持續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設,讓幸福有了越來越清晰的模樣,讓老百姓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1年,雨山區豐富脫貧攻堅內容,努力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工程10.136公里,為鄉村振興打好基礎。同時,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高質量完成自然村常住農戶改廁任務;年度秸稈綜合利用量0.48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92%以上,“三農”工作不斷深入。
民生保障,增進福祉。2021年,雨山區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加大投入,增加普惠托育服務有效供給,新建、改擴建雨山區東湖幼兒園1所;為全區597名城鎮低保適齡婦女進行“兩癌”免費篩查;開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智慧健康工程。同時,開展生活無著落人員等社會救助;實施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及大病保險,累計發放保險資金7709.71萬元……
2021年,雨山區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就業見習崗位,以及為企業新錄用人員、新型農民技能服務型人員和退役士兵培訓等方式,讓人們的飯碗端得更穩。
2021年,雨山區實施31個棚改征收項目,整治改造8個老舊小區;開展采石河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完成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及6個村衛生室的城市社區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人們的居住條件更優質了。
2021年,雨山區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免費開放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6個文化站,開展“送戲進萬村”活動23場,人們的文化生活更多彩了。
告別2021,展望2022,雨山區還將持續優化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基礎教育能力,加快完善基礎醫療水平,使這座幸福之城更宜居、更和諧、更富足。
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