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 艾潔: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志愿服務活動
“做公益這么多年來,我們主要圍繞助老、助殘、助學、助幼以及文明創建等方面展開工作,黨和政府對我們的工作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我自己在工作中也收獲了快樂并提升了自己。”來自花山區淘管家服務社的志愿者艾潔感慨地說。
艾潔表示,志愿服務不僅能夠整合社會各方力量和資源,一定程度上解決好日常生活中困擾人們的焦點、難點、痛點問題,更能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匯聚強大的社會正能量。“接下來,我將繼續發揮自己的余熱,提高志愿服務質量,把自己的公益志愿服務工作做得更好,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破解‘供’和‘需’之間的現實矛盾,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匯聚起強大的正能量,使得志愿服務更有力量,讓社區更和諧,讓生活更美好。”艾潔說。
基層工作者 吳星星:希望有一個更好的基層治理平臺
“基層治理是治理體系中的‘底盤’,也是社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我在從事基層工作的兩年時間里,工作能力得到了鍛煉,但也時常遇到一些困惑,比如事務繁雜、知識更新太快等。”來自雨山區采石街道牛渚社區黨建組織員吳星星坦言,她希望能構建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治理平臺,一方面可以精準地解決群眾煩心事和關心事,另一方面也能為基層減負。
另外,吳星星還提到,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知識的更新換代,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現新情況、面對新難題、遇到新挑戰,所以也希望我市能繼續加大對圖書館、科技館建設維護的資金投入,同時進一步開展線上線下的全民學習活動,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
“接下來,我將加強學習,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讓我們的社區更加和諧美好。”吳星星表示。
社區黨委書記 吳媛媛:希望進一步推進社區食堂建設
社區食堂是具有公益屬性的餐飲服務項目,以滿足社區居民就餐需求為目的,以服務保障社區老年人就餐需求為重點,以“敬老愛老、便民利民、共建共享”為宗旨,為社區居民特別是老年人就近提供優質、價廉、衛生、便利的餐飲服務。
桃源路街道珍珠園社區黨委書記吳媛媛說,近年來,由政府牽頭開辦的社區食堂相繼開業。食堂以服務老年人,特別是生活不能自理、孤寡、獨居、空巢等老年人為重點,面向社區居民,與餐飲企業合作進行市場化運作,給予一定補貼,吸納社區居民就業,為社區老年人就近提供優質、價廉、衛生、便利的餐飲服務。
社區食堂的推行,讓越來越多的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氣騰騰、實惠的飯菜。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吳媛媛希望政府部門能進一步推進社區食堂建設,打造一個有溫度的馬鞍山民生品牌,更加便捷地服務廣大市民。
市民 闞家珍:希望加強停車場建設,緩解停車難問題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市機動車保有量急劇增加,城區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已成為城市管理的“難點”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治理停車難、停車亂,方便群眾出行不僅是提升城市品質和管理水平的需求,更是人民群眾提高生活質量的訴求。
今年8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出臺了《安徽省城市街區整治提升導則(試行)》,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周邊居住小區設置錯峰共享車位,同時也倡導大力發展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推動智慧停車系統建設,促進“互聯網+停車”的融合發展,方便群眾在線查詢和預約停車泊位。“目前,我市已提出了鼓勵停車共享措施,例如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位對外開放共享等。此舉避免了停車資源的浪費,緩解了部分市民夜間停車難的問題。但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位的容納量畢竟有限,還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市民的停車需要。”闞家珍希望相關部門能對我市中心城區的停車設施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加大對路邊停車的管理力度,投入資金增建若干大容量的現代化停車場,使我市中心城區能有足夠的停車空間,最大限度地減小停車對動態交通的影響。
記者 涂慧民 朱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