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進大門,先聞果香。11月30日,在當涂縣護河鎮青山村陸虎生態園圩上青草莓種植基地,一盆盆草莓被端出大棚送入分揀車間。其中,一顆顆粉紅色的草莓格外亮眼。粉嫩嫩、透著奶油果香的草莓經過稱重、分揀、包裝,20顆一盒,貼上標簽,碼放整齊。
“這種草莓叫淺雪,顏值高,口感鮮甜,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基地負責人方超表示。這個說法得到了南京客商徐明星的贊同,“這些草莓基本上供應商超、精品水果店,在廣州等地能賣到上百元一斤。”
陽光灑向連片的大棚,大棚內,簇簇綠葉間點綴著一顆顆果實,長勢十分喜人,果香撲面而來。“除了市場上常見的紅顏、黔莓等紅色草莓,還有粉色的淺雪,純白的白色戀人、雪兔也將陸續上市。”方超表示,基地種植的草莓品種超過10個,整個草莓供應季也可從11月中旬持續到明年5月份。
資料圖
近年來,為提高畝均效益、增加經濟收益,圩上青草莓種植基地不斷引進新品種,發展新技術,已成為馬鞍山乃至周邊地區草莓種植行業內的“明星”。此外,方超還組建了行業技術交流群,人數達到300多人,在相互交流中增強實踐技能。
目前,圩上青草莓種植基地占地近300畝,新品種日漸擴容,老品種技術升級, “在一二月份的高峰期,一天就可供應6000斤。”方超說,老客戶不斷回購,新客戶慕名而來,標有“圩上青”品牌的草莓已賣向全國各地。
有著好收成的,可不止方超。在大棚里,青山村村民任木桂忙著除草、揀葉。“有空就來這里上班,每年能增加一兩萬元的收入。”任木桂說,基地離家近,上班之余,還能照顧家里,“家門口就能把錢掙。”
“目前在草莓種植基地就業的農戶就有近60人,到了采摘旺季,還會聘請更多的村民來務工。”青山村黨委書記薛玉平表示,草莓特色產業的增值增效,正帶動著更多的村民就業增收。
產業興,鄉村興。薛玉平表示,在青山村,高效糧油種植、健康水產養殖、精品綠色蔬果……越來越多的特色產業像圩上青草莓種植基地一樣,走上現代化高效發展之路,成為村強民富產業美的強力軍。“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特色產業發展,并引導更多村民參與進來、從中獲益,合力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薛玉平說。
短評
鄉村振興 產業為先
“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只有產業對了頭,村民的生活才有奔頭。
近年來,青山村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優勢,結合當地實際,積極引入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不斷培育發展精品水果、綠色蔬菜、有機大米等特色產業,幫助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努力拓展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讓村民有了“穩穩的幸福”。
鄉村振興,產業為先。鄉村產業發展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活水源泉”,是幫助村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徑,也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所以,只要找準了產業發展的“金鑰匙”,就必定能催開更多鄉村“致富花”,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鑄“力”行動·融媒體大練兵活動第七采訪組
記者 鄧婷婷 儲燦林 程亮
見習記者 王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