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谷倉滿,秋種生產忙。當涂縣護河鎮綠梅家庭農場,1300畝水稻剛脫下金燦燦的外罩,以平均畝產650公斤的成績顆粒歸倉,剛發棵的油菜苗又為這片土地披上綠裝。農場負責人程黎剛忙著組織工人進行田間管理。
問起種糧“豐收經”,程黎剛表示,除了一部分代代相傳的老經驗,更多的是每年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收獲的新知識。“不僅能學習到肥料利用、病蟲害防治等新技術,認識到新品種、新機械,更能提升理念、拓寬視野,幫助我們走上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程黎剛表示,通過職業培訓和專家指導,如今農場的糧油作物不僅產量高、質量好,還成功獲批了全國油菜高產示范片和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等稱號。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為打造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今年以來,我市繼續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民生工程,計劃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000人,其中經營管理型人員550人、專業生產型人員250人、技能服務型人員200人。
為提升培訓質量,我市調整更新市級師資庫,新增有知識、有經驗、有技術的農業專家,前往三縣三區,針對學員們的創業計劃和產業發展需求,實行分類型、分專業、分階段、小班制、重實訓、強服務的培訓方式,不僅培訓內容涵蓋了農藥化肥使用、蔬果種植技術、畜牧養殖技巧、培訓政策解讀等各個領域,還在授課方式上增加了實操課程,優化學習內容、提升培訓效果,全面調動學員們科學種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目前,2021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民生工程任務已按計劃全部完成。“我們還將進行后期跟蹤服務和回訪,及時了解和掌握學員生產經營狀況,同時為他們提供針對性技術服務,讓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農業產業興旺,發揮積極的引領示范作用。” 市農業農村局科教科工作人員曹文婧說。
記者 鄧婷婷
[編輯:
吳曲波 審核:戎小平 監制: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