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近年來,我市通過加強政銀企對接,創新放貸形式,讓更多金融活水流入民營企業,化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在金融的有力支撐下,民營經濟成為地方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
金融鼎力支持
民企勇拓海外市場
占地面積40畝的二期項目即將開工,海外訂單接個不停,截至10月底出口額1.1億元……這段時間,安徽哈科數控機床制造有限公司喜訊連連,這也讓采購部經理邰竹琴更加感激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在企業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拉了一把”。
哈科機床成立于2014年,主要從事數控機床、鍛壓機床、工程機械及配件、耐磨合金材料的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生產的產品主要用于出口。“2015年,我們的一個股東突然撤資,公司資金出現巨大缺口,負債5000萬元。”邰竹琴說,當時公司手頭上有訂單,但訂單都是預付三成訂金,如果當時沒有資金注入,公司可能就此倒閉。
生死存亡之際,馬鞍山農商行為企業貸款800萬元。有了這筆錢,哈科機床采購了原材料,機器轉動起來,產品生產出來,公司慢慢地從困境中走出來。
如今,哈科機床茁壯成長起來。但金融機構始終關注企業發展,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去年受疫情影響,哈科的貨款未能及時回籠,購買原材料資金不足,新的產品訂單無法正常生產,一時間出現了訂單積壓的情況。得到消息后,馬鞍山農商行工作人員再次來到企業,并結合該行“復工貸”,給企業授信了1000萬元的資金。
與哈科機床一樣,馬鞍山恒永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與上下游客戶均有多年合作,訂單穩定,結算正常。去年國慶中秋兩節期間,因訂單增加,企業擴大生產,需要資金支持。馬鞍山農商行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該企業的還款意愿較強,沒有不良還款信用記錄,同時生產經營穩健,給企業授信了850萬元資金。
民營企業活則經濟活,民營企業穩則經濟穩。近年來,我市出臺一系列穩企紓困的金融政策,惠及民營小微企業。
今年3月,我市出臺《馬鞍山市小微企業續貸過橋資金管理辦法》,小微企業使用續貸過橋資金不需繳存保證金或提供抵押、質押等,在規定期限內不需支付利息。同時,我市還制定《關于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若干政策意見》,支持銀行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上市后備企業制定綜合融資方案,開展靈活多樣的組合融資,提供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擔保貸款、并購貸款、貿易融資等金融服務,助推企業做大做強。
創新放貸形式
民企轉型有資本
日前,山鷹國際控股股份公司第一期綠色債券“21山鷹國際GN001”成功掛網銷售,這也意味著我省首單民營企業綠色債券成功落地。
“21山鷹國際GN001”由徽商銀行、民生銀行共同承銷,注冊金額2億元,首期發行規模0.9億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5.8%。徽商銀行創設9000萬元信用風險緩釋憑證,為投資人提供信用保護,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山鷹生物質發電等綠色產業項目。我省首單民營企業綠色債券成功落地,對于探索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深度融合、支持民營企業綠色轉型發展、推動我市爭創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意義重大。
除了是全省首單民營企業綠色債券的獲益者,山鷹國際控股股份公司還是全省首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的借貸方。
“有了這筆錢,我們的光伏發電、沼氣發電、太陽能等能源綜合項目就能陸續開工了。”提及通過碳排放權質押貸到的200萬元,安徽山鷹紙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敏說。
既盤活了企業碳資產,又促進了企業節能減排、綠色轉型發展,具有“一石二鳥”作用的碳排放權質押貸款,是我市借助綠色金融創新推動民企轉型升級的又一力舉。
今年4月,全市再生資源領域綠色再貼現資金池暨綠色金融行動啟動儀式舉行,標志著我市綠色金融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啟動。
綠色再貼現資金池是在現行再貼現政策下,按照項目化運作總體思路,實行支持對象精準鎖定制造業、利率優惠直達綠色環保企業,對于各銀行業機構辦理的符合條件的再生資源企業,給予央行政策資金支持。
再生資源領域綠色再貼現資金池在我省屬首創,設定總金額20億元,專項用于支持馬鞍山市制造業綠色轉型發展。初步測算,通過20億元資金循環投放,可支持兩類行業減少碳排放600余萬噸,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約1000萬元,為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注入資本動能。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曹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