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一體化”,打好“南京牌”。近年來,慈湖高新區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發揮緊鄰南京的區位優勢,通過互聯互通、招大引強、招才引智等途徑,形成要素流動暢通、基礎設施聯通、合作交流常態化的區域共同體,開放聯動水平不斷提升,協同融合發展成果喜人。今年1-9月,全區實現技工貿收入528.1億元,同比增長19.7%。
主動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消解距離妨礙,力求同頻共振。為打造順暢便捷的交通路網,高新區積極主動與市相關部門對接,全力以赴推進寧馬融合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征遷和建設工作,扎實推進南京飛地、資產處置、企業搬遷等重點任務。在高新區的全力推進下,9月18日,S105改建工程竣工,寧馬對接再添通途;寧馬高速路“四改八”、寧馬城際鐵路(慈湖高新區段)項目集體土地征遷已基本完成;205國道沿線整治效果明顯,蘇皖比鄰地區協同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展現新氣象。
打好“南京牌”,推動產業協同融合發展,是高新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高新區加強對南京主導產業、核心龍頭企業的產業鏈分析,確立了大力發展“3+1”主導產業。為聚力打造通信通訊產業集群目標,高新區緊盯中興通訊、LG化學、烽火通信等招大引強,今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中,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占84%。目前,慈湖高新區形成與南京地區產業融合、錯位發展態勢:與濱江開發區、江寧高新區緊密合作,為濱江開發區中興通訊基地項目配套的中電產業基地首個項目中電泰日升5G結構件項目已在慈湖高新區竣工投產,效益顯著;為濱江開發區企業配套的瑞斯康達等項目加快建設中。通過兩年多努力,高新區累計落地通信通訊類企業20多家,總投資超60億元,形成了通信終端設備、光電子光模塊、通訊結構件和精密檢測設備等較為完善的通信產業鏈條。
長三角地區知名高校云集,科技創新實力雄厚,高新區全方位加強招才引智,持續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人才團隊落地落戶、創新要素集聚集成和科研成果轉移轉化。中國藥科大學技術轉移馬鞍山分中心、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馬鞍山)雙創基地項目、上海皓元醫藥研發平臺、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雙基地項目已先后正式簽約或入駐,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雙創基地(馬鞍山)暨東南大學校友經濟產業園先導區(馬鞍山)開園……此外,高新區還舉辦了長三角科技創新券政策培訓暨科技資源進園區活動,目前全區已有11家企業成功申領科技創新券330萬元,為科技創新再添動力。
記者 余齊斌
通訊員 鄭海飛 孫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