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參加多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了,每一屆都會給我帶來非常強烈的震撼?!?0月14日上午,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阮堂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組織一個大型的文化活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很廣,需要調動各種資源,協調各部門統籌安排,精心組織。而馬鞍山李白詩歌節無論是從最初的籌劃到隨后的實施,還是從節目的編排與表演,以及會務服務等,每個部分、環節都體現出馬鞍山市對詩歌節的高度重視。
“一個城市需要有自己的獨特品格和追求,我覺得詩歌就是馬鞍山的城市美學,是馬鞍山城市美學的不二之選。作為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詩歌文化完全能夠在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痹诖笄嗌桨葜]李白后,阮堂明告訴記者:“每一次參加馬鞍山李白詩歌節活動,我都受到深深的感動。一千多年前,李白終老于馬鞍山;多年來,馬鞍山市堅持舉辦李白詩歌節,很好地傳承了傳統文化?!?/p>
李白對我國詩詞文化影響遠不止唐朝,在詞體文本模式的形成、詞的創作模式等方面均有重大貢獻。“我最近幾年學術研究的重點主要在宋代文學研究方面,具體來說,是整理南宋著名政治家李綱的《梁溪先生文集》。這部文集卷帙浩繁,共180多卷,出版后字數將有300萬字。”談及最近的文化研究發現,阮堂明表示,在整理李綱有關資料時,能從字里行間看到他對李白的仰慕及追隨之意,無不彰顯著李白對后世的強大影響力,這也可以生動說明李白及其詩歌的深厚價值及意義。
“我相信,有馬鞍山市對李白、對李白詩歌節的這種熱情,馬鞍山一定能打造成為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而這,也是對詩仙李白最好的紀念,是對詩歌文化最好的傳承!”阮堂明表示。
文/見習記者 吳衡
圖/記者 唐焱 王文生
[編輯:
邵國權 審核:戎小平 監制: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