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馬鞍山市雨山區向山鎮南山礦區,順著蜿蜒的山路,驅車行駛至山腰處,碧綠開闊的凹山湖隨即映入眼簾。凹山湖的前身是有著百年開采歷史、被譽為“馬鋼糧倉”的凹山礦。如今,閉礦后的凹山礦,經過修復成為“網紅”景觀湖,碧綠的湖泊如同翡翠鑲嵌在大地,即便是烈日當空,仍有許多市民駐足觀看湖景。
凹山礦所在的向山地區是馬鞍山市有名的鐵礦集聚區,曾為馬鞍山城市建設乃至我國鋼鐵事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鋼鐵食糧”。然而,由于多年粗放式、超強度的開采,導致向山地區生態環境變得脆弱,成為城市“傷疤”。近年來,隨著許多礦山閉礦,馬鞍山市逐步啟動向山地區的生態修復工作。該市圍繞打造全國礦區生態修復示范區和長江支流源頭水環境綜合整治示范區目標,大力推進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著力解決向山地區的生態失衡、環境污染問題。
凹山礦華麗轉身為凹山湖,是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站在凹山湖嶄新的觀景平臺眺望,藍天、白云與湖水相映成趣。而位于湖泊西側,曾經臟亂差的選礦廠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蔥蔥的草坪和漫山遍野的苗木。“觀景平臺有200多平方米,西側的景觀區種植苗木、鋪設草坪,并對邊坡進行修復治理。”向山鎮建設辦負責人楊亮介紹,凹山湖西側的景觀區栽種的苗木只有3種:元寶楓、山桐子、杜仲,因此這一景觀區被稱為“三棵樹”。
據介紹,凹山湖旁的“三棵樹”區域是今年7月份馬鞍山市推進向山地區生態修復,通過招商引資,引入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在向山地區實施的一個試點項目。“三棵樹”項目采取“礦山治理+特種經濟林一二三產融合”的模式,圍繞凹山湖附近區域,種植元寶楓、山桐子、杜仲3種樹木3400棵,同時發展林下經濟。在此基礎上,項目還將建設生物科技產業園區,構建產品銷售體系,聚焦發展工業旅游、特色康養、田園綜合體等,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三棵樹’既能進行生態修復,提升區域顏值,后期也能創造經濟價值,體現了向山地區進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一個思路。”向山鎮規劃建設辦主任李鵬說。
“以前礦坑附近灰塵漫天,噪音大,周邊道路路況也不好。整治以后,這些問題解決了,景觀也好看了,我們有時候也會到‘三棵樹’散散步。”距離凹山湖不遠的杜塘村村民徐漫,對周邊環境巨變感受頗深。
如今,“三棵樹”景觀區已經安裝了滴灌設施,整個項目進入養護階段。據了解,今后,推動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馬鞍山市將統籌開展向山地區生態環境修復、人居環境改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及產業導入升級等一系列工作,全力修復“生態傷疤”。(記者 賈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