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控“鋼筋鐵骨”的馬鋼智園,到遍布一江兩岸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乘“智”加“數”、“觸網登云”,正讓傳統產業迎來“脫胎換骨”般的華麗蛻變。
一個個行業龍頭企業紛至沓來,一方方產業集聚高地加速隆起,強化“雙招雙引”,力促集群集聚,正讓新興產業加速壯大,推動經濟發展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躍。
制造業是馬鞍山發展的根基所在、優勢所在、出路所在,聚精會神抓好制造業就是抓住了經濟工作的犖犖大端。
近年來,我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產業轉型提升行動,讓制造大市蝶變“智造名城”,奮力闖出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全新路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躍上新境界、盡展新氣象。
“智改數轉”——轉型轉出“新天地”
走進中國寶武馬鋼集團特鋼公司,棒材產線上機械臂上下翻飛,本該嘈雜的生產線現在卻格外安靜。
“用機械臂替代人工焊接標簽,效率更高、品質更優。整個生產流程中,類似這樣的智能化改造措施還有很多。”特鋼公司棒材分廠精整作業長宛佳旺介紹道。
被譽為“最強大腦”的馬鋼智園建成投用,南山礦無人駕駛礦車駛入百年礦山,馬鋼港務原料公司實現原料運輸全程“可視化”……寶武馬鋼積極構建與未來鋼鐵高度契合的“1個智慧中樞+5個智控中心”的新型管控模式,從“經驗生產”加速邁向“智慧生產”,讓傳統鋼企煥發出全新活力——上半年,寶武馬鋼經營業績、新產品開發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加速“智變”的寶武馬鋼,是我市加快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的生動縮影。
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不斷提升質量效益,智能制造是突破口和主抓手。
印發《關于馬鞍山市深入推進智能制造的實施意見(2020—2022年)》、出臺《馬鞍山市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建設指南》、成立市級智能制造專項工作小組……近年來,我市錨定“智造”航標,突出“產業智能化”和“智能產業化”,著力變馬鋼“盆景”為全市“風景”。
為構建一流的智能制造生態體系,我市與中國電子產業發展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搭建智能制造服務平臺,依托賽迪專家資源服務企業智能化改造。同時,建立智能制造項目庫、培育庫和診斷庫,制定《馬鞍山市智能制造診斷實施細則》,廣泛開展線上評估、線下診斷,目前已完成上千家企業的智能制造診斷、評估工作,計劃在三年內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全覆蓋。
“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崗”……放眼一江兩岸,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踏“云”加“數”,逐浪“智”潮,讓工廠更“聰明”、工人更“省力”、企業更“強健”。截至目前,全市共擁有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42個,市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產線104個,智能制造“頭雁效應”逐步形成。
乘“智”而上,用“數”賦能。
8月20日,海爾卡奧斯、馬鞍山聯通公司、當涂縣三方舉行工業互聯網戰略合作云簽約儀式,將在“5G+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化轉型等領域開展合作,標志著該縣工業企業“觸網登云”邁入“快車道”。
近年來,我市積極搶抓數字經濟機遇,堅持企業、產業、園區和行業一體推進,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全市鋼鐵、食品、造紙等主導產業通過實施“5G+工業互聯網”場景運用、數字化改造等累計投入70多億元。
智慧料廠、智慧礦山、智慧能源……一個個觸“網”場景,帶來生產效率的提升以及生產模式的改變,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加“數”前行。
以“智改數轉”為主線,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加大工業技改、構建綠色制造發展體系等多措并舉,正讓我市大批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業“引擎”更加強勁有力。
“新興”向榮——經濟煥發“新氣質”
一期車間內,1GWH三元鋰電池生產線正高速運轉,全新的無鈷電池生產線設備已進入安裝調試階段;二期工地上,場平施工正緊鑼密鼓進行之中……走進馬鞍山經開區總投資110億元的蜂巢能源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現場,處處皆是一派繁忙景象。
“一期無鈷電池生產線計劃9月底投入試生產,產品將主攻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在手訂單已排到明年年底。”蜂巢能源科技(馬鞍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佳佳說,項目二期、三期還將新建多條生產線,并同步建設研發中心。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150億元。
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
我市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重點培育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綠色食品、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新產業。今年1-7月份,全市戰新產業產值同比增長41.0%,高于全省7.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
6月19日,在加快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暨2021年全省第六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上,遍布一江兩岸的30個重大項目集中破土,為我市奮進新征程再添新動能。
培育壯大戰新產業,離不開一個個業態新、層次高、帶動性強的項目做支撐。我市堅持“項目為王”,強化“雙招雙引”,積極承接滬蘇浙優質產業轉移;同時,通過強化項目統籌調度、強力推動項目建設、深化項目謀劃儲備,努力形成“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持續推進格局。
奧克斯空調、格力(馬鞍山)智能產業園、天能電池、中聯重科、順博合金、潔云健康生活用品、海底撈智慧工廠……近年來,一大批行業龍頭企業紛紛搶灘入駐、落地生根,讓新動能加速積蓄,新活力持續迸發。
走進當涂經濟開發區,在奧克斯空調項目帶動下,為其配套的奧克斯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正加緊施工。通過前期招商,一大批空調供應鏈配套企業已“捷足先登”,簽約入駐。
作為奧克斯集團深耕馬鞍山的重要戰略布局,該項目將通過引入空調配套、智能家電家居等產業,著力打造專業分工明確、上下游緊密連接、產業鏈條體系完整的智能家電生態圈。
集聚鍛造競爭新優勢,集聚成就發展新支撐。
近年來,我市圍繞產業集聚持續發力,通過“引龍頭、建鏈條、育集群”,并在全省率先推行“群長制”工作機制,力促戰新產業加快“聚起來”“強起來”。力爭到2025年,全市產業集群(基地)實現總產值超6000億元。
放眼一江兩岸,一個個產業“鏈式發展”,一個個集群加速崛起,推動全市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5.7:52.5:41.8調整為2020年的4.5:47.8:47.7。戰新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由2015年的17.2%增加到2020年的34.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29%提升到39.3%。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趙文翔 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