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清早,陶振華早早地來到辦公室,列出一天的工作計劃表。他作為和縣烏江鎮黨委書記,到防控卡點和社區督查疫情防控是每天雷打不動的工作。
“由于交通阻斷,一些村民種植的梨子等水果銷售受到影響,最近鎮里正在想辦法解決。”忙忙碌碌的陶振華一邊安排手頭工作,一邊告訴記者。
今年40歲的陶振華在許多人眼中是年輕干部,卻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2012年開始,他先后擔任善厚鎮黨委書記、安徽省精細化工基地管委會主任、烏江鎮黨委書記等職務。
在近10年基層摸爬滾打歷程中,他努力興農旅、促招商,推進鄉村振興;抓生態環保、抓產業發展,促進園區轉型;戰疫情、抗洪水、惠民生,改變鄉鎮面貌。
“如果能用我們的辛苦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一切都值得!”陶振華說。
2012年,陶振華來到經濟相對落后的善厚鎮擔任鎮黨委書記。他深入調研,勾畫出了“打造綠色生態涵養區、特色農業示范區、旅游度假核心區”的發展藍圖。幾年時間里,先后引進南京理想種業、半月湖植物園等8個農業龍頭企業。通威股份漁光互補項目的實施,實現了善厚鎮招商引資上市公司“零”的突破。該鎮蔬菜制種基地被列為馬鞍山市“十大農業示范區”。當地“雞籠山—半月湖”景區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并獲得“省級優秀旅游鄉鎮”稱號。
“去年遭遇了大洪水,今年汛期前各項水利工程都在加快施工,陶書記隔幾天就要到現場來查看進度。”烏江鎮水利站站長趙亮在水利部門工作多年,調任該鎮黨委書記時間不到兩年的陶振華,工作作風讓趙亮贊嘆不已。
去年入梅后,和縣烏江鎮內“一江兩湖三河”水位猛漲,迅速突破安全水位,近8萬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遭遇嚴重威脅。
一個月時間里,陶振華幾乎以堤為家,每天巡堤查險、轉移群眾、處置險情。
趙亮告訴記者,去年汛情最嚴峻時期,需要大量防汛搶險物資,石跋河烏江鎮新圩段大堤沿線住著54戶人家,房屋距離大埂直線距離不到3米,不僅威脅著住戶的生命財產安全,更嚴重堵塞了防汛物資的進出通道。
“搬遷!”危急之際,陶振華帶領骨干黨員連夜走訪,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54戶人家一夜之間全部同意,兩天之內全部搬離……他們以閃電速度,為防汛物資打開了進出通道。
烏江鎮黨委副書記翁錫奮回憶,去年汛期,降雨不止,靠近鎮區和工業園區的駟馬河水位猛漲,陶振華果斷決策,全力封堵駟馬河的入河口。廣大干群奮戰兩天兩夜,防止了江水倒灌,全力保障了縣區以及工業園區全體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僅如此,去年防汛期間,烏江鎮防汛一線共組建43個臨時黨組織、16支黨員突擊隊,全鎮未破一圩、未潰一堤,被評為全省優秀黨組織和防汛救災先進集體。
“那種時候想不了那么多。我在堤上,別人就會在堤上;我向前沖,大家就會跟著沖!”陶振華說。
陶振華曾經的同事、安徽省精細化工基地管委會副主任何曉剛回憶,陶振華擔任園區管委會主任時,園區面臨轉型發展的巨大壓力。2019年,園區內重要的基礎性企業華星化工的1萬噸廢鹽被定為工業危廢,納入生態環境部督辦的案件。
“園區許多企業是該企業的上下游,如果它關停,整個園區幾乎就會癱瘓,所以問題很嚴重。”何曉剛說。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陶振華查閱各種資料,聯系國內外專家,并帶領企業赴全國各地各類專業機構求教學習,半年時間,終于找到了將廢鹽變廢為寶的方法。華星化工隨即采用新技術,展開廢鹽專項治理,并由此開拓出一項新的盈利業務,園區的危機也迎刃而解。
“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讓我深深感受到,肯負責,能吃苦,多鉆研,最終才能干成事。”陶振華說。(記者 賈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