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科技館開展了“走進科技館,做‘科普小達人’之神秘的電磁世界”科普活動。科學老師帶領同學們了解自然科技的奧秘,一起走近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神奇世界——電磁場,了解金屬探測器的誕生以及電磁感應在生活中的應用。由于科普活動貼近生活、鼓勵動手,贏得了孩子和家長們的喜愛。
此次科普活動只是市科技館開館以來眾多青少年科普活動中的一項。據悉,市科技館已經成為我市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公共設施。市科技館自開館之日起即免費開放,并向社會作出了“提供平等服務、實行免費開放、加強社會教育、強化安全工作”的服務承諾。自2013年12月31日開館以來,市科技館累計接待公眾400多萬人次。2021年,科技館免費開放被列為民生工程項目。據介紹,市科技館免費開放內容包括常設展廳、專題展覽、流動科技館巡展、公益性科普學術講座、科普公益課、青少年科普活動、基本的科技輔導及講解服務等。
另據了解,為確保免費開放工作取得實效,市科技館充分利用場館資源優勢,積極開展科普公益活動,大力實施科普惠民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持續加強展廳改造、展品更新。累計更新展品71件套,新增流動科技館展品13件;新建VR體驗展區、新建4D動感影院;新建展品集中控制系統、團隊智慧講解系統與微信講解系統。舉辦專題科普臨時展覽。共舉辦“海洋精靈”水母主題展等7場臨時展覽,觀眾達10萬多人次。開展形式多樣的青少年科普活動。開展創意盆栽、溶洞科學探索之旅主題科普夏(冬)令營6場,開展科普進校園、進社區56場,開設科普公益課30多期,舉辦科普輔導員線上科普實驗、公眾科學小實驗等線上科普活動,結合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氣象日等開展館內主題科普活動142場。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趙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