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提“門檻”,拿地之前先談產出,企業卻爭相來投資。
馬鞍山“標準地”改革顛覆了工業項目傳統的供地模式。政府按標出讓,企業對標拿地,審批制改為承諾制,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供應效率和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充分體現了新發展理念要求和高質量發展導向。

作為全省“標準地”改革試點的唯一城市,我市先行先試、率先破題,通過用地出讓標準化、審批監管便捷化,實現“拿地即開工”。1-5月,全市“標準地”出讓11宗、666畝,占全市工業項目供地總數的64%。與之對應的是,今年1-4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9%,高于全省12.7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一位。
這一切,與“標準地”帶來的變革息息相關。
從“找市長”轉向“找市場”
“項目推進迅速,實現當年簽約、當年拿地、當年建設、當年竣工。”中電泰日升項目負責人對“標準地”制度豎起了大拇指。總投資4.2億元的中電泰日升項目,不到20天就完成施工許可辦理。今年,一期工程已完成竣工試產,年產值預計達10億元。
什么是標準地?翻開去年出臺的《馬鞍山市加快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所謂標準地,是指符合園區產業準入標準,在完成區域評估的基礎上,明確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畝均稅收、能耗標準、環保標準、規劃條件等各項指標要求進行出讓的工業用地。
“工業項目‘標準地’出讓,除了有地塊基本情況和規劃指標要求外,還增加了一系列標準要求,帶地一起出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發利用科科長李珊珊認為,改革的最大亮點是著力解決土地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推進市場在土地要素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這些標準從哪里來?首先需要完成區域評估工作,這是“標準地”改革的基礎性內容。據悉,我市制定“標準地”改革實施方案及6個配套政策文件,由縣區、開發園區組織實施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等8項區域評估,形成整體性、綜合性、區域性評估評價成果。目前全市9個省級以上開發園區試點范圍區域評估均已基本完成。
“中電泰日升等企業能夠‘落地即開工’,是因為地塊周邊道路、水、電等外部條件成熟。”李珊珊介紹,地塊成交前就已經完成施工許可核發必備的基本事項審查,地塊出讓后即可開工建設。
截至去年底,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標準地”改革開發園區全覆蓋,累計出讓“標準地”36宗、2108畝,占全市新出讓工業用地的46.3%,約占全省“標準地”供地總量的80%。
從“事后提要求”轉向“事前定標準”
走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經開區分局,電子屏幕上“標準地”建設的“四個一”規范化程序在不停滾動播放:一份負面清單、一套指標體系、一份信用承諾、一套監管流程。
一套程序的背后是政府提前告知企業地塊準入指標值,使得政策更加透明。
馬鞍山市的縣區、開發園區根據實際情況“量體裁衣”,制定轄區內“標準地”準入產業、環保標準、能耗標準、畝均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等5大控制性指標體系。每宗出讓地塊明確具體指標和前置條件,納入出讓方案,由企業對標競價。
“過去企業拿地更多的是考慮竣工投產后產出多少收益,對畝均稅收、環境能耗等考慮不多,甚至若條件允許,總想多拿地。現在的‘硬杠杠’,倒逼企業拿地‘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推動企業增加畝均稅收。”成功拿下經開區2020-6號工業項目“標準地”的安徽中鋼諾泰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不審查不代表不監管。拿下“標準地”的企業在拿地前就簽下了一紙承諾,達不到標準甘愿受罰。”李珊珊介紹,政府通過“告知承諾制+信用管理”等措施促使企業完成相應指標。項目竣工后,將在約定期限內對項目開展一次性聯合達產驗收。
這些事中事后的監管,不僅營造了“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社會氛圍,更有利于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有利于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最終目的是推進高質量發展。
從“招商引資”轉向“招商選資”
“正是看中了‘標準地’,才毫不猶豫地到馬鞍山投資。”3月,在當涂經濟開發區,總投資10億元的金歌瑞富特種車項目負責人張天喜說,“標準地”實現項目審批“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拿地后可直接開工建設。
曾經,工業企業投資項目用地行政審批等環節因為耗時費力,一直為項目投資方所詬病。“標準地”改革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規定政府在出讓土地前,完成所涉及行政審批的所有事項。而企業拍下“標準地”,意味著所有需要企業去辦理的審批事項,都由政府部門人員一攬子打包辦理。
我市“標準地”改革,不僅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也通過設立科學指標,切實做到了招大引強、好中選優。1-4月,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56個,同比增加43個,同比增長38.1%;協議總投資839.1億元,同比增加325.8億元,同比增長63.5%。
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如今,“標準地”制度改革,已然成為馬鞍山打造方便、快速、滿意政務服務環境和營商環境的重要載體。看到實實在在效益的馬鞍山市,今年將推進省級以上開發區新增工業用地全部“標準地”出讓。
以夢為“馬”,未來可期。
記者 鄔剛 任德玲
通訊員 彭彩梅 計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