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110億元的蜂巢能源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將分期建設年產28GWH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研發基地;總投資25億元的吉利新能源重卡項目,達產后可年產新能源重卡5000臺……
6月19日,在加快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暨2021年全省第六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上,隨著這兩大項目同步開工,為馬鞍山經開區打造新能源及汽車產業集群注入了強勁新動能。
產業競爭力來自產業集聚度,“握指成拳”才能迸發最大合力。
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立足現有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馬鞍山這片活躍的經濟沃土,正通過加快打造規模體量大、專業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1+3+N”產業集群(基地),驅動全市產業“集”優成勢、“聚變”出彩,為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匯聚強大產業合力。
精心“擺陣布局” 加速產業集聚
產業集群發展,既是區域競爭的優勢所在,也是產業競爭的內在必然。
從我市發展實際來看,走好資源型城市轉型高質量發展之路,做好“立足鋼、延伸鋼,不唯鋼、超越鋼”這篇大文章,就必須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通過精心“擺陣布局”,我市將聚焦重點、精準發力,加快打造“1+3+N”產業集群(基地)。
作為一座因鋼而生的城市,我市將做大做強1個主業,即鋼鐵相關產業集群。以中國寶武戰略重組馬鋼集團為契機,加快推進鋼鐵主業、軌道交通裝備、特種冶金材料等八大基地建設,全力打造大而強、強而優的鋼鐵產業集群。
“3”即指持續推進雨山區智能裝備、馬鞍山經開區軌道交通裝備、博望高端數控機床等3個省級以上戰新基地建設,大力實施優勢產業強鏈補鏈工程,加快培育引進一批產業鏈核心企業。同時,按照全市產業發展“一盤棋”和區域功能定位要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資源優勢和帶動作用,加速打造一批百億級以上產業集群。
一個個載體、一條條產業鏈,不僅是地理空間上的聚攏,更完成了傳統主導產業、新興主導產業、未來(接續)產業的梯次布局。
為進一步推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群長制”工作機制,由6名市級領導兼任14 個產業集群(基地)的“群長”,高位推動集群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重大項目落地等工作。
同時,各產業集群均建立起“十個一”工作機制(即一個群長專班、一名產業首席顧問、一個專業招商小組、一套分工責任機制、一個集群發展規劃、一個產業承接平臺、一套產業扶持政策、一批龍頭企業培育、一個共性技術平臺、一個年度工作計劃),力促產業集群加快“聚起來”、“強起來”。
產業“鏈式”發展 迸發最大合力
繼奧克斯智能家用空調項目投產之后,如今,為其配套的奧克斯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首批25棟廠房也已拔地而起,目前已有70%廠房預售,招商空調產業鏈企業15家。
“未來,我們將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吸引長三角及周邊地區的更多家電供應鏈企業入駐,打造國內先進的智能制造產業城。”奧克斯當涂產城公司招商執行總監張平表示。
近年來,隨著投資超百億元的奧克斯智能家電、投資50億元的月兔智能家居等一批智能家電制造企業入駐,當涂經濟開發區智能家電基地已集聚各類上下游企業近百家,年實現產值90億元,智能家電獲批安徽省智能家電特色產業集群(基地)。
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是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放眼全市,以龍頭企業為“點”,鋪開產業集群之“網”,“做大一個、跟進一批、帶動一片”的集群效應正日益凸顯。
總投資50億元的天能電池,總投資60億元的中聯重科,總投資56億元的順博合金,總投資50億元的潔云健康生活用品……
圍繞產業集群(基地)主攻方向,我市加大“雙招雙引”力度,通過“引上游、接下游、抓龍頭、帶配套”,建鏈、補鏈、強鏈、控鏈,打造專業分工明確、上下游緊密連接、產業鏈條體系完整的“產業共同體”。
與此同時,我市還建立產業集群重點項目庫,推動項目“早落地、快建設、早投產”。今年重點推進264個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年度計劃投資396.5億元,1—5月份完成投資260.2億元。
舞龍頭,鑄鏈條,建集群。
今年1-5月份,全市“1+3+N”產業集群(基地)共完成產值超1200億元。一江兩岸,一個個產業“鏈式發展”,一個個集群加速崛起,匯聚起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做大做強做優 賦能高質量發展
日前,中國寶武馬鋼集團向洛陽科技館項目供應第一批重型H型鋼。該項目也成為中國首個采用國產重型H型鋼的重點項目,填補了國產重型H型鋼在國內應用的空白。
去年以來,寶武馬鋼統籌推進“1+8”產業基地建設,全力打造“后勁十足大而強的新馬鋼”。去年,馬鋼鋼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
向著“大而強”疾步迅跑的馬鋼,正是我市不斷做大做強做優“1+3+N”產業集群(基地)的生動縮影。
闊步“十四五”全新征程,我市將持續做精做深鋼鐵主業、延伸拓展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一批市級特色產業集群,著力構建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發展集約的全新格局。
同時,聚焦優勢產業突破,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加快打造國家級高質量鋼鐵生態圈、長三角區域級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家電產業集群、三大省級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市級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吉利商用車整車基地、中鐵智能制造產業基地、格力產業園、寶能智能家居產業園等重大制造業項目,壯大縣區(園區)標志性產業集群,到2025年,全市“1+3+N”產業集群(基地)總產值超6000億元。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楊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