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積極開展多種類型的“讓我為您解難事”文明實踐活動,將志愿服務作為切入點,真正做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了心事,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志愿服務 聚焦百姓需求
日前,一場地震科普知識講座在華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志愿者們通過生動的PPT課件和科普短片演示向居民們普及震前預防知識、震中自救互救方法和震后被困時采取有效措施等,深受居民喜愛。
諸如“為群眾送平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我市并不唯一。近年來,全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完善群防群治網絡,組織應急志愿者普及防災避險、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應急處置知識,不斷提高社區居民應對突發性災害的能力和防御水平。
為群眾送法律。花山區司法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推出“公共法律服務連心卡”。為方便群眾辦事,卡上除了有全區十個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站點聯系電話和負責人信息,還公布了監督電話以及司法局其他業務的咨詢電話和地址。家住桃源路街道一戶居民反映,樓上住戶家中裝潢,將水管弄破,造成樓下居民家中嚴重滲水,財物受損,雙方矛盾激化。最后,該住戶通過連心卡上信息找到桃源司法所,司法志愿者耐心向雙方明理釋法,成功調解了這起鄰里糾紛。
為群眾送文化。雨山區半山花園社區開展了慶“五一”技能大賽、花山區塘西街道鐘村社區舉辦“黨史知識記心間”線上挑戰賽……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開展系列送文化下基層活動,組織紅色故事大賽、紅色歌曲大家唱、先進人物事跡宣講等活動,讓新時代先進文化、紅色文化深入人心。
創建為民 關切民生冷暖
最近,雨山區向山鎮93歲的張蘭云奶奶搬進了位于向山鎮松源嘉苑的新房。看著南北通透、三室兩廳的新房,老人內心的喜悅溢于言表,哽咽著說:“這輩子沒住過這么好的房子!”
張奶奶本是向山鎮的棚改征遷戶,安置點是平山嘉苑二期期房,工期30個月。但考慮到一些高齡老人、殘疾人員和重病患者迫切的住房需求,雨山區向山鎮調劑了松源嘉苑、十排嘉苑、平山嘉苑一期的剩余房源,讓這些困難戶提前住進新屋。
天澤水岸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內有人毀綠地種菜,影響環境,志愿者們耐心地做種菜居民的思想工作,還綠于民;銀河灣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內垃圾回收站異味嚴重,志愿者對其進行集中治理;馬鞍山經開區銀塘社區將每周五定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活動日。在社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志愿者們大力開展垃圾清運、違建整治、綠化環境等“清潔家園”志愿服務活動,為居民排憂解難,打造“綠色星期五”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主動對接群眾所思、所需、所盼,深察民情,廣聽民意,把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找準查實,真情實感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
主動對接 優化發展環境
連日來,新時代文明實踐主動對接服務發展,深入調查研究,進工廠、下車間、訪千企,切實幫助企業解難題、促發展。
在蒙牛食品(安徽)有限公司數字化智造食品項目現場,一派繁忙景象。“用服務‘推著跑’甚至‘領著跑’,項目建設怎能不快?”總經理蘇榮聰感慨道。連日來,馬鞍山經開區把項目早落地、早開工,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積極幫助企業解難事,全周期地提供個性化代辦服務,代辦施工圖紙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手續。
而在雨山經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落實“紅色代辦員”服務,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代辦員主動對接每一家政策申報企業,第一時間入企上門指導,詳細講解政策依據、申報過程、相關指標,解答項目申報當中的難點,指導企業填寫項目申報表,實現企業從申報、審核、上交、批復全程工作閉環,申報一次性通過。
當涂縣大隴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助力多彩農業發展,全鎮建成1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建了80支志愿服務隊伍,2826名注冊志愿者活躍在生產經營領域。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李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