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里炒著菜,突然發現沒鹽了,下樓拐個彎就是小超市;下班沒時間去農貿市場,小區門口便利店就能買到菜。
如今,我市社區便利店快速發展,其中不乏“零售大鱷”布局。便利店、小超市方便了市民購物,也促成了我市15分鐘便民生活圈加速形成。市商務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市各類社區便利店、小超市已達150余家。
“零售大鱷”開起了社區便利店
6月8日下午,位于東崗小區門口的小潤發便利店開業,附近住戶張雯正在冷凍食品柜挑揀雞翅。家門口開了這樣的生鮮便利店,張雯很高興,因為買菜更方便了?!拔以诩規Ш⒆?,去菜市場、去大超市都不方便,家門口開了生鮮便利店,魚蝦菜肉都能買到,購物環境又好,困擾我買菜的問題終于解決了?!?/p>
記者看到,與小區門口常見便利店不同的是,這家店賣的幾乎都是生鮮產品,新鮮的瓜果蔬菜、活蹦亂跳的魚蝦,甚至還有只能在大超市才能賣到的鮑魚、生蠔等海鮮,只有門口和里側各有一排貨架上擺放著飲料、大米和調味料。
這是小潤發在我市開設的第6家店?!拔覀兊目谔柺恰议T口的鮮食專家,鮮美食材一站購齊’?!毙櫚l商貿公司總經理周三軍介紹,小潤發是大潤發的迭代形態,而大潤發之所以嘗試小業態,一是因為大賣場大體量、大規模很難滿足當下消費者快速便捷的購物需求;二是消費者沒有太多時間去商場超市,社區商業形態有方便到達、顧客群相對穩對的優勢。
與大賣場不同的是,小潤發面積較小,一般在500平方米以內,以生鮮為主,占比70%以上。周三軍介紹,小潤發之所以主打生鮮產品,是因為他們做過市場調查,生鮮產品的購買率最高,“小潤發主要是服務市民的一日三餐,等網點密度達到一定程度后,還將發展線上業務?!?/p>
記者了解到,小潤發以位于鄭蒲港的小潤發加工倉儲基地為依托,采購的商品由加工倉統一分揀、加工,然后在凌晨時段配送到各個門店。“今年計劃開35家店,明年一季度前將開到50家。”周三軍說,小潤發的目標不僅僅是覆蓋馬鞍山的新及次新小區,下一步還將以加工倉儲基地為核心,向半徑100公里的周邊城市輻射,預計兩年內將開設200家社區店。
本土零售業轉型升級
5月20日,徽潤超市西湖花園店正式開業。與其他門店相比,這家店除了面積更大,陳列更美觀外,生鮮商品的占比也更大,占到了整個營業面積的50%左右。“我們以后都會以這個超市為模板,重點銷售生鮮商品。”馬鞍山市徽潤超市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謝德華說道。
作為馬鞍山本土超市,徽潤超市創辦于2003年,在2015年之前賣的都是飲料、煙酒等快消品,門店數一度達到58家。但受網購及全球經濟形勢影響,徽潤銷售額逐步下滑,尤其是在2014年,銷售額下降了40%左右。面對銷售額的斷崖式下跌,謝德華意識到傳統超市必須轉型升級,才能迎來轉機。
通過對商圈周邊顧客群進行市場調查,謝德華發現,如今的消費者除了要求商品品質高和購物環境好,更希望購物方便快捷。于是,徽潤超市開始著手對門店進行升級改造,減少門店數,圍繞周邊居民的一日三餐來調整商品結構。
蔬菜、水果、魚、肉……生鮮商品進了社區店,市場反響非常好,接下來幾年,徽潤也趁勢而上,生鮮商品品類逐年增加。2019年,為了確保生鮮商品的新鮮度,徽潤購置了冷鏈系統,為所有門店配備了冷庫,提出不賣“隔夜菜”的理念。
“事實證明,當時的轉型升級是正確的?!敝x德華說,2020年,徽潤超市現有的25個門店銷售額突破2個億,比當年58個門店時的銷售額還要高。
全市社區店、便利店達150余家
除了小潤發、徽潤這樣能買到一日三餐食材的社區店,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家門口的便利店同樣多了起來。近幾年,市商務局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引入更多國際及國內連鎖便利店,日本羅森、鄰幾等紛紛進駐馬鞍山。目前,我市已有社區便利店、小超市150余家,極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
“下一步,市商務局將通過規劃引領、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勵支持蘇果、徽潤、小潤發、英子包子等連鎖經營企業按照‘規模化、品牌化、信息化、連鎖化、統一化’五化一體的要求,優化網點布局、改善購物環境、豐富經營業態、創新服務能力,深入推進‘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工程,大力發展社區商業,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努力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市商務局副局長劉季華表示。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陶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