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生活在基層、工作在基層、政法工作的重點難點也在基層,工作重心放到基層,是新時期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5月12日中午,結束了一上午帶案下訪工作后,花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駱德斌回到了辦公室,將半天走訪情況事無巨細、有條有理地記錄在工作日志中。在他身后的柜子里,這樣的工作日志已經積累了厚厚一沓。經常記錄、翻閱、總結,他打趣道,這里面的工作基本“刻在”腦子里了。
多年辛勤耕耘在政法工作、信訪工作、征遷工作、教育工作等一線領域,駱德斌憑著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執著追求和真摯熱愛,以高度的事業心、強烈的責任感、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踏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崗位上忘我工作、樂于奉獻,在轄區政法領域譜寫了一篇篇絢麗篇章。他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贏得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贊譽。
心中有為 做務實擔當的實干者
5月12日,細雨霏霏中,東苑小學教育集團國際華城校區正在快馬加鞭施工。教學樓、行政樓、實驗樓等主體建筑已經展現新顏,東苑小學教育集團國際華城校區即將于2021年秋季正式開學。
東苑小學教育集團國際華城校區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十年前,原投資建設方由于資金困難,學校主體工程無法如期交付,附近居民翹首期盼的教育配套項目成了爛尾工程。
一面是項目“停擺”十年,拖欠工程款上千萬,一面是群眾對孩子就近入學的殷殷期盼……接到這個棘手的任務,時任花山區分管教育副區長的駱德斌并沒有知難而退,他擲地有聲地說,“群眾呼聲就是命令、群眾要求就是任務、群眾滿意就是政績,學校是一定要建起來的。”
他認真分析形勢、抓住薄弱環節,很快研究制訂出化解根源問題的“四步法”——理順法律關系、盡快償付工程款、確保順利移交、推進項目進展。通過和市教育部門、施工單位、承包人、承建方等多方協調、層層對接、做好交接,以法律為準繩、推動思想工作,在他鍥而不舍的耐心推動下,2020年1月,根據市教育局專門制定的工作方案,國際華城校區現有資產被正式移交至花山區政府,當年下半年,項目有序啟動。
“這個項目能夠‘起死回生’,多虧了有駱書記這樣的好干部!”國際華城校區項目負責人,中加雙語學校校長朱傳海非常感激。一年多以來,駱德斌和他多次主動對接,協調化解工程欠款和學校資產移交等難題,熱情實干作風令他印象深刻。
“這里地處市中心,教育資源配套緊張,我們這個小區的孩子上學都要橫穿好幾條馬路。這不,家門口的學校開了,大家真的是樂開了懷!”國際華城四村的居民韓偉群發出爽朗的笑聲。
在多年的工作經驗中,駱德斌對重大疑難復雜問題,親力親為、勇挑重擔,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化解矛盾、處理問題,體現了干部的擔當作為。針對分管的濮塘地區地處蘇皖兩省交界,生態環境治理問題突出的實際,他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組織開展濮塘片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推動環保三級包保責任制、有獎舉報等制度精準落地,加大對小散亂污企業查處和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全面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他悉心梳理濮塘地區歷史遺留問題,參與解決全區歷史遺留問題,掛圖作戰,專班推進,集中攻堅,龍灣項目、坤元項目、土地流轉等遺留問題有序穩妥推進。他積極參與全區房地產領域“難辦證”問題處置,認真履行司法協調組的職責,18個項目已辦證1909戶,辦證率達72.6%;牽頭化解金鵬大廈解封解押、拍賣執行難題,為解決群眾20年未辦證問題奠定堅實基礎。
心中有責 做一心為民的守護者
“作為一名政法基層干部,我們要把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撲下身子真正與老百姓打成一片,工作接地氣、作風要務實。”在分管信訪、征遷等工作中,駱德斌堅持“把沒事當有事辦,小事當大事辦”,切切實實解決群眾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
“劉鵬,我們來看你啦!”在霍里街道東城花園一戶居民門前,駱德斌熟稔地打著招呼,仿佛是經常走動的親戚。劉鵬和兒子聞聲開門迎接,臉上滿是笑容。
“有一段時間沒見啦,最近怎么樣,工作生活方面?”面對駱德斌的噓寒問暖,劉鵬很感動,“您不僅在工作上對我們的上訪問題非常關心,生活中對我們也貼心關懷,要不是有您,之前的難關不知道怎么度過呢!”
幾年前,劉鵬和三個合伙人在南京江寧合伙承包了一處沼澤水塘地建設了一處機械加工廠。由于環保標準提升,廠房被拆除,造成了一定經濟損失,他說,“拿不到損失的錢,我就到市里、省里、進京上訪。”
駱德斌包案走訪、調查佐證的同時,帶隊十余次到劉鵬等四戶人家家中面對面溝通、心貼心解憂,做好法律宣傳和政策解釋工作,幫助聘請律師,推動問題解決。在得知這次損失致使劉鵬等人家里日子過得很艱辛,他積極開展聯系就業、上門慰問等困難幫扶,一次次真情回訪讓上訪戶度過了困境,也解開了心結。
“要站穩群眾立場,善于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站在群眾角度想問題、找辦法、解難題。”駱德斌在信訪工作中以身作則,堅持開門接訪、帶案下訪、主動回訪,定期對群眾反映強烈、重復上訪、協調難度大的信訪事項進行梳理。始終堅持“三個到位”原則,對群眾的合理訴求及時解決到位,對不合理訴求耐心解釋到位,對生活困難的信訪群眾要幫扶救助到位。在依法處理信訪問題中,堅決糾正“重程序輕解決、重穩控輕化解”的傾向,最大限度地使每一起案件從根源得到處理,做到實體公正、程序公正、規范高效。
讓“一線工作法”落地開花。駱德斌認為工作不能在辦公室做,眼睛要向下看,步子要向下邁。2020年,他累計接待上訪群眾302人次,帶案下訪31次,調度督導工作落細落實。組織開展信訪積案“百案攻堅”專項行動和進京重復訪專項治理活動,共化解信訪積案174件。當年全省群眾安全感民調中,花山區群眾安全感指數為99.25%,全省排名第32位,全市排名第1位。近期,結合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區委政法委列出“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按照“一人一專班、一事一方案”要求著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在分管的征遷工作中,駱德斌堅持依法征遷、規范征遷,盡力謀民利,傾力解民憂。2020年快速推進李茂、沙地等24個棚改項目,累計簽訂征收補償協議3535戶,全面超額完成市下達3336戶指標任務;加快征遷工作拔點掃尾,先后完成16個往年結轉項目,東站東側一期、朱家甸等一批歷史難點、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為服務發展、改善民生夯實了基礎。
記者 季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