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當涂縣的安徽金蜜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在生產線上忙于灌裝產品。
“我們公司各類蜂產品訂單已排到6月份,預計今年上半年產值較去年同期增加30%。”金蜜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傳鵬說,“蜜蜂是自然界小精靈,更是創業的‘金礦’,但需要用科技手段來挖掘。”
1999年,周傳鵬開始養蜂;2002年,開了當涂縣第一家蜂產品專賣店。2009年3月,發起成立馬鞍山市蜂業協會,同年9月牽頭成立馬鞍山市神蜂蜂業專業合作社。這個合作社不斷發展成為專業從事蜜蜂養殖和蜂產品加工、研發及銷售服務的股份合作經濟組織,如今,合作社擁有200多個蜂場,飼養蜜蜂1.6萬余箱,360多名社員遍及馬鞍山、合肥以及南京、鎮江等地,成員中既有養蜂專業戶、蜂產品經營者,又有蜂業科技工作者。
“賣蜂蜜等蜂產品,只能賺個苦力錢。”周傳鵬說,要想掙錢,還得靠科技創新,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蜂產品附加值。從2003年起,他將目光聚焦蜂毒,與相關企業聯合研制蜂毒提取技術,不斷迭代更新。蜂毒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于2018年、2019年兩次奪得馬鞍山市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我從2003年開始研究蜂毒提取技術,一直堅持到現在。”周傳鵬說。
嘗到了科技的“甜頭”,周傳鵬不斷加大公司科技研發力度,與山西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開展產學研合作,投資300多萬元建成一座現代化實驗室。
“這是我們參與市場競爭的底氣。除了蜂毒提取技術,我們還自主研發生物酶解破壁技術,以此為基礎形成了系列蜂產品。”周傳鵬說,未來通過3年至5年的努力,力爭將常規蜂產品年加工能力提升至3000噸至5000噸,蜂毒年產量達到100公斤。同時,研發更多具有高科技附加值的系列蜂產品,把產業鏈做長做強,將公司發展推到一個新高度。記者 賈克帥 本報通訊員 楊正文
[編輯:
陳希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