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倩軍擬錄取中國礦業大學土木水利專業研究生”、“謝揚擬錄取安徽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專業研究生”、“宋萌清擬錄取吉林化工學院電子信息專業研究生”……連日來,馬鞍山學院2021屆學生考研捷報頻傳,在這支龐大的考研大軍中有這么一些真正的兵,他們懷揣著參軍報國的理想曾經暫別校園,投身軍營,揮灑著青春篇章的熱血;如今,他們脫下戎裝,重返校園,整裝待發,成為考研路上的追夢人。他們曾是部隊的新兵,也是學校的退役大學生,是抗疫戰場的退役老兵,也是征兵隊伍的部隊代表,是軍訓場上的學長教官,也是學習賽道上的榜樣力量……他們角色多變卻又精彩紛呈。在馬鞍山學院,這些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組織——退役大學生社團“八一”社。
大學校園里的靚麗風景
在馬鞍山學院,每周三的清晨,每周末的傍晚,校園里就會多起一抹迷彩綠,基礎的隊列訓練、體能訓練、集體跑步……那是“八一”社的退役復學的大學生們在重啟部隊生活。
“剛從部隊返回校園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但是自從有了“八一”社這個社團,讓我們這些剛剛退伍返校的大學生有了歸屬感,也燃起了校園學習生活的激情。”正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讀研、“八一”社團創始人之一的2016年退役復學士兵縱榜國回憶道。
2018年4月20日,“八一”社由校團委批準成立,校武裝工作部們負責具體指導。社團由返校復學的退役士兵組成,社團的建設宗旨是“為校爭光,為校服務”,全心全意為學校和同學服務,繼承發揚中國人民解放軍吃苦耐勞,頑強拼搏,樂于奉獻的的優良傳統,在學習工作中發光發熱,配合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新生軍訓、征兵宣傳等工作。
“‘八一’社的成立不僅給退役大學生士兵以歸屬感,使他們返回校園能夠更快地融入校園生活,也能讓他們身上傳承來的部隊優良傳統在校園里得以延續,影響和感染更多的青年大學生。如今的‘八一’社儼然成為學校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首任會長、2017年退役復學的夏鵬說起了創辦社團的初衷。
抗疫戰場上的退役老兵
馬鳳龍,“八一”社的一名骨干,平時貫徹“尖刀”精神的他,抗疫時也不曾落下。疫情發生時他就在自己的家鄉安徽淮北,以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的身份成為了一名防疫工作者,負責向鳳凰經濟開發區各防疫卡點輸送物資,做好各防疫卡點的后勤保障工作。他說:“每天來往于各個防疫卡點,看到各個卡點有條不紊開展工作,自己也對戰勝這次疫情充滿了信心。”輸送物資這個任務雖然簡單,但表明了他作為一名退伍士兵大學生,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仍然會牢記使命,沖鋒在前的決心。沖在第一線的馬院學子并不僅僅是他一個,林俊和黃磊這兩位同學則是剛剛退役歸校的“八一”社的新成員,目前就讀于馬鞍山學院2018級金融學專業。他倆還沒來得及好好重溫校園生活,在疫情緊迫的關鍵時刻,毅然報名成為一名戰“疫”志愿者,勇敢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疫情無情人有情,退伍退役不退色。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軍人的使命與擔當。
征兵隊伍里的部隊代表
“八一”社的社員們退伍不褪色,始終牢記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優良傳統,回到學校繼續發光發熱。他們以退役大學生士兵堅定的理想信念為依托,以國防教育為主要活動內容,通過宣傳國防知識,傳授軍營成長經驗,舉辦與軍事相關活動,來提高大學生軍事素質,增強大學生國防意識,激發大學生愛國擁軍熱情。
朱要光,2019年10月退役復學,退役前剛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復學到校便以訪談的形式,講述了自己在部隊的成長經歷。2018年4月,在學校征兵工作推進會上,朱要光還以現役軍人的身份給在校的學弟學妹們寫了書信,談到了部隊的生活、入伍的政策、自己的發展等,勉勵同學們積極應征入伍。給學校來信報告個人成長、勉勵在學學生踴躍參軍應征固防的還有已考入軍校學習的章駿、退役復學的李鵬程、鄔建宇等同學。
社團成立以來,每年拍攝制作一部征兵宣傳片,退役士兵們自己創造策劃、拍攝剪輯,又導又演。拍攝的宣傳短片在微博、抖音等平臺都有不俗的反響,一時間也統占了在校師生的朋友圈,為此還被邀請協助馬鞍山市的征兵宣傳片拍攝工作。不僅如此,網上征兵政策宣傳月、線下的征兵政策咨詢周、擔當征兵宣傳大使、制作征兵宣傳人物海報、役前集訓輔助教官等工作中,都有他們的身影,“八一”社的戰士們貫穿了征兵工作的全過程。
攜筆從戎錘煉男兒本色,建功軍營忠誠報效祖國。在學校武裝部的指導下,“八一”社成員們以自身過硬的軍事素養、難忘的軍旅生涯、赤城的愛國之心,感化著一屆屆馬鞍山學院優秀的有志青年,召喚馬院學子投身綠色軍營,無悔熱血青春。近三年,學校有近100名大學生應征入伍,奔赴軍營。
軍訓場地上的學長教官
“謝謝您,何教官。再見面便是學長好。”這是2019年新生軍訓時十八連的一位同學寫的軍訓感言里的一句話。何教官,便是2017年退役復學的士兵何天智,就讀于馬鞍山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現已擬錄取為綿陽師范學院研究生。
每年的開學季,在馬鞍山軍分區的培訓和指導下,“八一”社的退役大學生們又承擔起新生的軍事訓練教官任務,配合學校新生的軍訓工作。曾擔任過三年教官的“八一”社社長吳云說:“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激發愛國熱情,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和組織紀律性”。“八一”社社員們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軍人的精神面貌,將在部隊錘煉出的優良品質帶給新生同學。
“我們的軍訓內容,不僅是只是簡單的隊列訓練,還有著更多豐富的內容。大型的表演方陣排練、校園定向越野比賽、數百人的疊軍被比賽、拔河比賽、內務衛生整理示范、軍體操、擒敵拳、反恐戰術演練、成果匯報演出等形式多樣,參與性強,很好地激發了新生同學的參訓熱情,也提升了軍訓的實際效果。但對于我們這些學長教官而言,卻是壓力山大,我們每年從7月開始準備到9月底正式結束,歷經無數遍的訓練,方案制定修改、總結等,為的就是要呈現最好的狀態與匯報成果,以實際行動踐行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軍人精神。”作為2020級1600名新生匯報表演方陣的總導演,學生軍訓教官王成法深有感觸。
每年9月,操場上前進的一排排整齊的綠色的方隊,已經成為了馬鞍山學院新生校園生活中的一個亮點,在學校的精心組織下,“八一”社成員陪學生一起上完這開學的第一課,用自己的精神面貌實際行動在新生中種下強軍的種子。
學習賽道上的榜樣力量
當兵時斗酷暑,臥風雪,退伍后勤學習,不服輸。“退役復學后的學習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難度不亞于部隊訓練。進入學校開始學習后,發現自己和周圍的同學有著很大差距,成績也在中下等徘徊。但是部隊教會我不服輸的精神,我開始和自己較勁,上課全神貫注聽講,下課認真復習,不懂的地方就找同學請教,最后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完全適應了大學生活,順利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并以優秀的成績拿到了二等獎學金和三好學生榮譽稱號。”相信這段退役復學后努力學習的記憶會一直影響著“八一”社社員王輝同學。同樣不服輸還有2019年退役復學的朱蒙蒙同學,大一期間他就擔任了班級的班長,正是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獲得了一等獎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
三年來,在國家退役大學生士兵政策的扶持下,“八一”社鼓勵成員積極參加考研,學習深造,追求進步。社員們在考研過程中互相鼓勵,堅定目標,在自我提升的過程中不拋棄、不放棄,最終大家都為自己交上了一份滿意的學業答卷,為自己的青春再鍍上一層閃耀的光芒!目前順利考研上岸的“八一”社成員有近20位,2021年報考的9人中8人全部已被擬錄取。
“在老師的教導下,我認識到參軍兩年我得到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補貼,還有政策上的支持,以及應該堅持不懈的努力。在調整好心態后,我繼續著我的考研之路,并收到了安徽工業大學商學院的擬錄取通知。回想起來,這并不是一場夢,每一張試卷,每一個單詞,都是考研路上的墊腳石,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終會取得成功,風雨過后便是彩虹。”“八一”社成員李云飛回憶道。
榜樣力量還是在傳遞,接下來,“八一”社的準研究生們還將在校內開展“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講解與考研經驗分享等工作。
是戰士也是學生,有團員也有黨員,不管是哪種身份,退伍不褪色,都是這群可愛的同學們的真實寫照。他們曾是祖國的驕傲,是人民的子弟兵,是群眾的先鋒隊。他們曾經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赴湯蹈火,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一曲曲壯麗的贊歌,用行動和生命詮釋著軍人神圣的使命。在退出現役后,在平凡的崗位上銳意進取,敢打敢拼,展望未來,豪情滿懷。相信馬鞍山學院“八一”社的成員未來定會繼續書寫人生的新輝煌。(劉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