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公布。自2004年開始,這是新世紀以來我省發布的第18個省委一號文件。
分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就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我省較早進行了謀劃,體現在文件中,就是分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文件將全省104個縣(市、區)分成先行示范區、正常推進區、持續攻堅區。
先行示范區要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對標長三角先進地區,高起點、高標準推進鄉村振興,打造鄉村全面振興的安徽樣板。
正常推進區要自力更生,用好現有政策,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持續攻堅區要用足用活政策,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用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努力跟上全國平均水平。
對有效銜接作出具體安排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今年乃至整個“十四五”時期農村工作最重要的任務,文件作出了一系列安排:
一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5年過渡期內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并分類做好統籌銜接,抓緊出臺各項政策完善優化的具體實施辦法。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實施常態化監測,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
二是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實施脫貧地區“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推動消費幫扶提擋升級,統籌用好公益崗位等。確定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重點幫扶村集中支持。
三是常態化幫扶農村低收入人口。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實行分層分類幫扶。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安徽是農業大省,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供給始終是我省“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今年目標是完成國家下達的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任務,年末生豬存欄1408萬頭以上。
文件提出了五個方面的舉措:包括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打造種業強省、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和裝備支撐、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等。
此外,就發展鄉村產業,文件部署實施鄉村產業振興計劃,要求高起點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推進鄉村綠色發展。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今年是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啟動的第一年,文件作出了一系列安排,主要是強化鄉村建設規劃引領,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實施農村道路提質工程、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數字皖農”建設工程、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等5大工程。在基本公共服務上,重點是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全面推進健康鄉村建設,健全統籌城鄉的就業政策和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
這些是深化改革重點領域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化農村改革是關鍵一環。
文件緊緊圍繞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這一主線,對深化新一輪農村改革作出部署。主要包括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兩改革一發展”。
意見還就投入保障和貫徹落實,提出了相關要求和措施,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圍繞重點任務,上下聯動、通力合作,形成齊抓共推鄉村振興任務落實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