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帶著老年大學的老同志們繼續發揮余熱,為推動鄉村振興出謀劃策。”3月29日,正在含山縣銅閘鎮長崗村村委會里忙碌的王啟志告訴記者,“雖然我已退休了,但能為村里做點貢獻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今年64歲的王啟志是長崗行政村的原村委會主任,他幾十年如一日,盡心竭力為群眾干實事、辦好事。就在他患上結腸癌做手術后,還身揣外置排泄袋繼續堅持工作。經過6次化療并再次手術后,他仍然身在基層第一線,為鄉親們排憂解難,被譽為“拼命三郎”。

1997年,王啟志全票當選村委會主任。2006年,新一輪機構改革,長崗村由小村變成7000多人的大村,作為“當家人”,他通過盤活集體資產,很快為村里償還了70多萬元的債務。
2011年春節后,凌家灘遺址啟動保護和開發建設工作,上級下達了控違、征地拆遷和村民搬遷任務。村民要離開故土,感情上一時難以接受,征遷工作難度很大。王啟志迎難而上,不分白天黑夜,不厭其煩上門做群眾思想工作。
長期疲勞,讓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經常感到腹部脹痛、渾身無力,吃不下飯。為了不影響征遷進度,他忍著疼痛,每天一大早去村衛生室輸液,輸完液又立馬趕去征遷一線。
2011年5月8日,他痛得實在受不了了,被村干部送進醫院,經檢查是結腸癌。當年8月16日,做完手術身揣外置“排泄袋”的王啟志,又悄悄回到了崗位上。“他一心惦記著凌家灘拆遷村民的生活。”在長崗村黨總支書記金善會眼中,2006年村莊合并以來,王啟志一直是他工作上的好搭檔。在王啟志住院期間,村里換屆選舉,他再次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
王啟志不會騎車,但村子里的大事小事、村民的愁事難事,他的心里都一清二楚,這都是他用雙腳跑出來的。不抽群眾一根煙、不喝群眾一頓酒,這是他立下的“鐵規”。扎根鄉村無私奉獻。王啟志的付出也得到了上級的認可,2014年3月,王啟志當選“中國好人”,榮獲2013—2014年度馬鞍山市十佳道德模范稱號。
“現在村里的貧困戶都成功脫貧了,村里也在進一步謀劃鄉村振興。只要村里還需要我,我就要好好干,盡自己的力量把工作干好。”王啟志如是說。
記者 蘇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