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這里上班,加工農家鍋巴,收入穩定,家里也成功脫了貧。”3月15日,含山縣環峰鎮橋聯村現代農業發展公司里,正在干活的脫貧戶唐先英、馮德翠和裴家芝等人高興地說。
2019年以來,含山縣環峰鎮橋聯村黨總支探索建立“電商+產業+貧困戶”模式,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貧困戶增收,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含山縣環峰鎮橋聯村現代農業發展公司是橋聯村在原橋聯村扶貧車間的基礎上升級發展起來的村集體企業,主要是充分利用該村地處圩區、生產優質稻米的優勢,生產農家鍋巴,并對產自該村的菱角、芡實等水產品進行清洗和粗加工,然后上市銷售。”橋聯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袁杰告訴記者,2019年底,橋聯村現代農業發展公司生產的農家鍋巴通過了馬鞍山市食品生產銷售許可,并成功注冊了“六方達”牌農家鍋巴商標。
據介紹,橋聯村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4戶125人。橋聯村通過開展產業扶貧、光伏入股分紅、“綠游游”入股分紅、土地流轉等措施,進一步提高貧困戶的收入,此外,橋聯村還全面落實醫療保障政策,做好家庭簽約醫生簽約、醫藥費報銷等服務工作。扶貧工作隊與村“兩委”成員謀劃好54戶貧困戶一戶一方案幫扶措施,保障了貧困戶高質量脫貧。
依靠產業發展,村民們心中的致富夢可期可盼。“2018年,橋聯村集體收益16.3萬元。2019年,橋聯村集體經濟收入21.6萬元。2020年,橋聯村進一步發展集體經濟,穩中求進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全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4.33萬元。”橋聯村黨總支書記魯秀龍介紹說,產業的發展讓橋聯村穩脫貧的步伐更加扎實。
“目前,橋聯村水泥道路實現村村通、組組通,村低電壓線路改造完成,飲用水安全,信息化工程完善,太陽能路燈亮化工程全覆蓋19個自然村,公共基礎設施基本完善。”魯秀龍說,橋聯村加強基礎設施項目庫建設,做好村環境整治工作,不斷改善村人居環境,路燈亮了,道路好了,環境美了,群眾致富奔小康信心更足了。
“下一步,橋聯村將不斷加強基礎黨組織、基層班子建設,密切黨群關系,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并結合全域環境整治提升,分階段完成全部溝塘清淤工作,確保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觀。”袁杰介紹,同時,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加強資金項目管理,持續發揮效益,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記者 蘇自山 通訊員 解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