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客人聊天、用花草造紙、做植物蠟染……這是“90后”“創客”——萬松美院店長王小東每天在社區里的生活和工作。
王小東所在的馬郢社區位于合肥市長豐縣楊廟鎮,曾是省級貧困村。
創業者部落、鄉柬民宿、公共藝術體驗中心、兒童快樂家園……鄉村振興讓馬郢迎來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如今這里集聚了30多位鄉村“創客”,其中半數是返鄉村民,另一半像王小東一樣,來自其他城市。
“這里的一磚一瓦、每一處標牌的背后都有一個‘創客’和志愿者的故事。”在長豐縣楊廟鎮黨委委員楊磊心中,馬郢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更是一個造夢的地方。
王義強是這里最早的“創客”之一,“蕭條”是馬郢留給他的第一印象。“村里只有一條3米多寬、破爛不堪的水泥路,會車都困難。一千多人的村子只剩下兩三百人?!?/p>
2014年,駐村扶貧工作隊來到馬郢。
“我們希望在城鄉之間架設一道橋梁,借助城鄉優質資源的互換互補,找到一條振興鄉村的新路?!睍r任馬郢社區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的鐘宇至今仍然記得,村里孩子第一次見到城里來的支教志愿者,羞澀得連話都不敢說。
在長豐縣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以助學、助農、助村行動為核心,“馬郢計劃”的星星之火被點燃。
“‘馬郢計劃’旨在讓鄉村建設得更美好,村民更富裕,讓留守老人和孩子得到更多關愛?!辩娪钫f。
利用扶貧項目資金,擴建道路、改水改廁、挖掘傳統農耕文化、注入文創理念……馬郢將城里人向往的“鄉村生活”打造成“產品”,搭建鄉創平臺。
志愿者們幫著建起“兒童快樂家園”,免費為這里的孩子教授馬術、繪畫、戲曲等課程,孩子們在學習之余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加入不同社團活動。
通過創業孵化、政策扶持、資源嫁接,“馬郢計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創客”和志愿者,以夢為馬,揮灑汗水,將鄉村變為“創意夢工廠”。
馬郢劇場要舉辦鄉村交響樂了、“知物柴燒”計劃在上海展示帶有馬郢烙印的陶藝作品、荒蕪的廢地上興起“泥巴夢工廠項目”……
“做夢也想不出馬郢今天的模樣。”雙腿殘疾的馬郢村民孫濤回到家鄉,參與到“馬郢計劃”中,為游客當講解員、在助學計劃中給孩子們做助教,忙碌的工作讓孫濤的內心充滿陽光。
柳絲吐綠,油菜含苞,春雨后的馬郢一派生機。
插秧、騎馬、聽蟲鳴蛙叫……“網紅鄉村”馬郢,與鋼筋水泥的城市遙相呼應,成為人們心中的田園牧歌。
“‘馬郢計劃’是從鄉村里面長出來的計劃?!睏罾谡f。
入夜時分,馬郢鄉創學堂的燈光亮起。忙了一天的鄉村“創客”們和村民圍坐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共同謀劃馬郢的美好未來。
“很多的創意點子都是大家碰撞出來的?!弊鳛轳R郢鄉村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這個時候,是王義強一天中最興奮的時刻。
2020年,馬郢社區集體收入達到73萬元,馬郢社區為60歲以上的村民購買養老保險。越來越多的村民回到這里,為幸福的明天奮斗。
一部《山海情》 一段移民史
“馬德?!?從劇中走來
為你講述二十余載崢嶸歲月
敬請期待
下一期《幸福看這里|幸福是_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