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訂單沒有縮水,去年銷售額大約1200萬美元,與往年持平。”日前,位于蕪湖無為市的安徽榮第羽絨制品有限公司的銷售負責人魏鵬林告訴記者,去年以來,受疫情沖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企業發展面臨著不小的壓力。為扭轉不利局面,企業積極拓展歐美新客戶,借力政府的幫扶政策,積極開拓國內市場。
為了應對疫情造成的外貿供給端和需求端雙向沖擊,我省千方百計穩住全省外貿基本盤,突出以進保穩,穩存量、促增量、優結構并舉,抓訂單、促履約、拓市場、降成本,強化服務保障,外貿在變局中表現出極強韌性,呈現企穩向好的發展態勢。據統計,2020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406.4億元人民幣,外貿規模再創年度歷史新高,比2019年增長14.1%。其中機電產品出口1865億元,增長18%,占出口總值的59%,拉動出口增長10.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885.9億元,增長19.7%。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我省外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體現了安徽開放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活力。我省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創新市場開拓方式,去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189.5億美元、增長11.3%;推動8235家有進出口實績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深入千家企業協調解決難題;全年新增外貿經營者備案登記企業5669家。
為了拓市場、優結構,實現對外貿易新突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我省持續推進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出臺穩外貿15條、外貿高質量發展11條、出口轉內銷、穩外貿穩外資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助推企業復工達產,全力保市場、保訂單、保份額。
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等新業態新模式,煥發外貿發展新動能。我省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去年全年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140億元、增長1倍以上;新獲批中國(安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蕪湖、安慶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新認定馬鞍山綜保區、滁州產業園、蕪湖匯峰3個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蚌埠中恒商貿城新獲批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建成市場采購貿易管理信息系統并成功試單。通道的暢通開行,為外貿穩增長提供了支撐。我省加強外貿平臺通道支撐,去年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現進出口129.4億美元、增長37.1%;合肥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全年開行568列、增長35.2%。我省還簽訂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合作共建協議,推動平臺數據互通共享。
“全力以赴穩外貿,著力打造外貿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省商務廳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圍繞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的關鍵樞紐”,我省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國內外市場更好聯通、相互促進,充分利用和發揮重大經貿平臺作用,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本報記者 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