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的大棚車間、整齊的方格水面。近日,在馬鞍山市當涂縣創源集團水蛭養殖基地里,全國關工委系統“雙帶”農村青年先進個人、集團董事長王邦神正忙著給前來參加培訓的近百名農村青年現場示范講解。
“當初,我之所以創業成功,離不了縣關工委的扶持。現在我想借助關工委農科教示范基地這個平臺,傳授科學養殖技術,以此回報社會,幫助更多的青年人。”王邦神說。
據介紹,為帶動農村青年創業,助力全市鄉村振興,馬鞍山市各級關工委選擇150個農村創業帶頭人的公司或合作社作為農科教基地,并在基地設立關工組織,發動老村干、老科技、老教師等“五老”志愿者,通過組織、示范、培訓等途徑,帶動全市2萬余名農村青年走上創業致富之路。
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關工委及下屬姥橋鎮、白橋鎮的關工委,依托石斛種植基地、稻蝦混合養殖基地、蔬菜大棚生產基地、瓜蔞種植基地等10個基地,建立了10個關工委或關工小組,以組織中的“五老”志愿者為骨干,動員周邊1000余名農村青年到基地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并依托基地開展創業活動。經過4年多的努力,該區涌現出水產養殖大戶張業斌、大棚蔬菜種植大戶楊兆龍、蘿卜種植大戶陳兆春、現代農業水稻種植大戶鄭毓華等一大批農村青年創業能人。
積極引進外部智力資源,助力基地產業發展。雨山區蘆場村關工委每年邀請市縣農業專家,對周邊青年農民開展12次種植養殖科技培訓,帶動全村300余名青年農民開展種植、養殖的科技創業。該村吳興龍、周靜等數十名青年原來對苗木花卉種植一竅不通,經過在苗木花卉基地示范培訓后,都成了苗木花卉的種植能手,并都創辦了自己的苗木花卉公司。
含山縣仙蹤鎮長山村青年農民李國峰的父親因病去世,生前住院治病期間欠下債務10萬多元。縣、鎮、村關工委及基地關工組織將李國峰作為貧困村青年重點幫扶對象,幫助他參加養殖培訓班,學習稻田混養小龍蝦和雞鵝養殖技術。經過努力,李國峰不僅還清了10萬多元的債務,還蓋起了三間大瓦房,購買了一輛嶄新的面包車跑運輸,從貧困戶變成了當地青年農民創業致富帶頭人。記者 聶揚飛 通訊員 吉太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