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發展階段,安徽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
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都是安徽謀求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
如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展現安徽擔當?
12月24日上午,全省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項行動工作部署會議在合肥召開。省委書記李錦斌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主持會議。
這次會議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我們要強化“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乘著長三角這艘“超級巨輪”,沿著長江這條“黃金水道”揚帆出海,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這是一個乘“長”風破萬里浪的光榮夢想。
1
觀大局:安徽兼具“兩長”
長江經濟帶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一個有機整體,長三角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長江經濟帶是長三角的支撐。
安徽兼具“兩長”,十分難得。
三個“從未有”,是安徽優勢的最好概括。
安徽從未有像今天這樣進入國家戰略的核心板塊,疊加“一帶一路”、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戰略,乘數效應更加凸顯,地位作用更加彰顯。
安徽從未有像今天這樣躋身整合全球資源的第一方陣,為我省直接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合作、在全球范圍配置要素拓展了空間。
安徽從未有像今天這樣迎來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高光時刻,為我省在基礎設施、市場體系、公共服務等方面實現與滬蘇浙等高對接,提供了有力支撐。
李錦斌指出,要以大格局認識大戰略,深刻領會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
如何認識重大意義?
兩大國家戰略——
立足國際與國內,為破解世界大江大河治理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為優化我國區域空間布局落下了關鍵一子;
統籌合作與競爭,標志著安徽在全國發展地位的空前提升,賦予了安徽深化改革開放的新使命;
貫通現在與未來,給安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了廣闊舞臺,給“十四五”時期安徽跨越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
2
察大勢:安徽大有可為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
如何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李錦斌強調,要以大視野把握大作為,準確研判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總體形勢。
近年來,安徽統籌推進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安徽自貿試驗區成功獲批、“一地六縣”產業集中合作區建設破題開局、林長制改革走向全國……】,
解決了許多過去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長江安徽段水質優良比例達90%、為國考以來歷史最好水平;15條省際斷頭路全面建設、5條已經貫通;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獲得國家層面政策支持……】,
享受到了許多過去想都沒想到的紅利【我省高鐵通車里程2329公里、居全國第一;合肥上海等城市地鐵乘車實現“一碼通行”;G60科創走廊機器人、新能源和網聯汽車、通航等5個產業聯盟牽頭組建……】。
分析形勢,把握大勢,我們既要全面把握安徽落實國家戰略取得的成績、切實增強工作堅定性,又要清醒把握安徽落實國家戰略存在的差距、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性,更要辯證把握安徽落實國家戰略的未來趨勢、切實增強工作預見性,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3
長江經濟帶:大修復大保護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安徽如何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爭先進位、走在前列?
建設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是關鍵。
李錦斌指出,要以大修復促進大保護,全面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
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持續推進“1515”治理舉措,深化“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推動國家戰略走深走實。
要筑牢綠的底色,聚力打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的戰略節點。從點位入手,做到“一把手”抓到底,“一張網”查到底,“一清單”管到底,“一條線”督到底,打好突出問題整改殲滅戰;從面上推進,聚焦城鎮污水垃圾、化工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岸線和港口船舶污染、尾礦庫污染,打好環境污染治理攻堅戰;從源頭發力,把長江禁捕退捕成果鞏固好,把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推進好,把生物多樣性保護好,打好生態保護修復持久戰。
要發揮帶的優勢,聚力打造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的戰略鏈接。堅持交通先行,打通航運“大動脈”,暢通港口“微循環”,疏通聯運“中梗阻”,構建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堅持城鄉統籌,強化中心城市帶動,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建設皖江城市群;堅持改革開放,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改革,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
要培育新的動能,聚力打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的戰略力量。突出下好創新這個“先手棋”,推動以合肥為中心的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皖江地區、皖北地區立足自身優勢抓創新,共同構建起安徽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突出產業這個“硬支撐”,精耕細作以“銅墻鐵壁”為重點的優勢產業,加快發展以“芯屏器合”為標識的新興產業,搶灘布局以“大智移云”為牽引的數字產業,著力培育以“融會觀通”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突出文化這個“軟實力”,建設彰顯徽風皖韻、涵養長江文脈的特色文化廊道。
4
長三角一體化:大力度大棋局
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長三角一體化是區域協調發展的一盤大棋。
李錦斌強調,要以大力度落子大棋局,扎實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聚焦“三大使命要求”和“七項重點任務”,堅持上海龍頭帶動,攜手蘇浙揚皖所長,加快推動“一圈五區”協調發展,推深做實14個重點合作事項,加強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著力打造“三地一區”,更好服從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
落子大棋局,“一個著力點、六個大協同”是關鍵詞。
“一個著力點”是什么?要聚焦“五個區塊鏈接”,推動“一地六縣”合作區構建框架、示范引領,“3+N”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跨界協同、產城融合,各類省際產業合作園區分類施策、梯次推進,城區間的合作取長補短、合作共贏,城市間的共建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增強欠發達區域高質量發展動能。
什么是“六個大協同”?
——要協同共建科技創新共同體,突出抓好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長三角“揭榜掛帥”“競爭賽馬”機制、長三角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全面提升長三角體系化競爭力量。
——要協同開展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行動,強化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深化工業技術改造,狠抓優勢領域提升,全面強化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水平。
——要協同建設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市規劃上注重前瞻性、整體性、協調性,城市建設上注重優存量、活容量、提質量,城市管理上注重人性化、精細化、智慧化,全面提高長三角城市發展質量。
——要協同推進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加密基礎通道,做優開放平臺,提升口岸效率,全面深化長三角對外開放層次。
——要協同深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機制,加快筑牢生態屏障,深入實施水、大氣、土壤污染聯防聯治,統籌推進淮河(安徽)生態經濟帶、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環巢湖生態示范區和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建設,全面夯實長三角綠色發展基礎。
——要協同補齊民生領域短板,抓好“一網通辦”、醫療醫保一體化、應急突發事件協同,全面促進長三角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共享。
5
政治站位:大擔當扛起大責任
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
李錦斌強調,要以大擔當扛起大責任,切實匯聚起服務國家戰略的強大合力。
要強化政治站位,圍繞國家大局統一行動,緊跟上海龍頭自覺行動,發揮主體作用積極行動。
要強化組織保障,省領導小組要把好大方向、大原則,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發揮好承上啟下、協調各方作用,省直有關部門要擔負起行業指導職責,市縣層面要落實好屬地責任,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要強化要素保障,統籌資金、土地、能耗需求。
要強化隊伍保障,完善干部考評、培養和掛職交流機制,提高干部專業化能力,奮力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爭先進位、走在前列,努力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揚皖所長、多作貢獻。
李國英在講話中指出,要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立足自身優勢,把準目標定位,明確路徑舉措,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要牢牢把握工作重點,推進兩大戰略一體布局、一體落實,充分釋放多重戰略的疊加效應,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地一區”。
要切實強化擔當作為,結合編制實施“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各專項規劃,主動加強與國家部委的溝通對接,把國家賦予的各項支持政策“吃干榨盡”,以實際行動匯聚起服務國家戰略的強大合力,努力向黨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不論“爭先進位、走在前列”,還是“揚皖所長、多作貢獻”,安徽的夢想都不可阻擋!
面向未來,我們既要有歷史耐心又要只爭朝夕,既要謀劃長遠又要干在當下,心懷國之大者,追求“長”風破浪,奮力展現安徽新擔當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