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環峰鎮三龍村的三龍羊場的羊舍里,羊兒們正爭前恐后地吃著畜牧專家為其量身訂制的“營養餐”——由玉米粉、秸稈、豆粕、鹽、鈣粉等經過科學配比的混合飼料。“這樣喂養的湖羊肉質緊實、味道鮮美。”三龍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孫幫富說。
2018年,孫幫富與村黨總支一起牽頭,組織82戶貧困戶,組建起含山縣三龍養羊專業合作社,探索“黨總支+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發展模式,不僅為貧困戶每年帶來穩定分紅,還帶動了8名貧困人員進入羊場成為“專職工人”。“以前要在外打零工,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就業,一年還有1.5萬元的收入。”三龍村貧困戶吳少華說。
現如今,三龍羊場羊只存欄已超千只,銷售額已超130萬元,82戶合作社成員每戶平均分紅5700元以上,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2.85萬元,還帶動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61戶合作共養,獲得分紅3000元以上。
這方羊兒吃草忙,那方“金菜地”里施肥正酣。雖已入冬,70歲的劉和喜穿著單衣仍汗流浹背。因老伴患有尿毒癥,家中一貧如洗的他,在和縣香泉鎮新建村的“金菜地”產業扶貧基地里找到了份工作。“100塊錢一天,一年有1萬多的收入,可算解了燃眉之急。”他說。
據悉,新建村依托“金菜地”產業扶貧項目,采取“村企合作”方式,引入“桃花盛開”項目,每年可產黃桃、草莓、西瓜等果蔬約15萬公斤。“目前,84戶貧困戶參與分紅,12戶貧困戶實現就近務工,還為村集體帶來21萬元的穩定分紅收益。”新建村扶貧專干朱亮說。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近年來,馬鞍山市大力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貧減貧長效機制,促進貧困戶增收,加快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截至2020年10月底,該市已發展特色產業扶貧園區(基地)28個,主體帶動貧困戶3608戶,農業特色產業扶貧自種自養貧困戶3599戶,均已完成2020年年度目標任務。
作者:鄧婷婷 邢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