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啃“硬骨頭” 下足“繡花功”
——我市強力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
深秋時節,在慈湖河畔抬眼望去,一群群小鳥從河面飛過,陣陣叫喚聲猶如大自然的交響曲。紅色的水生美人蕉在風中搖曳,給秋天平添了一份韻味。
“以前河水又臟又臭,走過都想捂鼻子。現在水清了,周圍的風景也很美,我每天都過來散步。”迎面走來的市民汪婷欣喜于慈湖河的巨大變化。
慈湖河黑臭水體整治只是我市持續推進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的一個縮影。
2018年以來,我市從問題整改入手,強力推進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走出了一條以高水平保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突出環境問題有力整改
今年9月中旬,東陽山堆存固體廢物突出環境問題整治工作通過市級驗收,廠區內的2.8萬余噸固廢清運完畢,現場已平整并復綠。東陽山固廢堆放點原是一個廢棄洗礦廠,企業停產后,礦渣長期非法堆存在廠區內。今年4月,當涂縣委托有關機構開展固體廢物屬性及存量調查,并緊盯問題,按時序強力推進整改。
作為一個老牌的工業城市,馬鞍山的工業固廢量每年產生量約為2100萬噸,位居全省第二,城市環境壓力巨大,固廢問題也多次在環保督察反饋問題中出現。
痛定思痛,我市先后組織開展了8輪“清廢”行動,清理固廢堆放點97處,90余萬噸,治理修復面積達800余畝。關閉尾礦庫25座,取締3家非法固體廢物加工企業。投資5600多萬元,建成并投產運營全省首個一般工業固廢處置填埋場。
環境治理既靠嚴格執法開路,強調治污的力度,同時也體現人性的“溫度”,對問題企業采取約談、掛牌督辦、依法關停三個步驟,給企業留足整改時間,堅決避免“一刀切”。2018年以來,全市共約談問題企業2299家,掛牌督辦445個點位問題整治。
一系列硬核舉措,讓我市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在全省實現從后進到領先的“逆襲”。2017年,我市7個環境問題整改逾期,在全省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年度考核中排名倒數第一。一年后,2018年突出環境問題整改考核,我市并列全省第一,2019年更是獲得全省唯一滿分,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環保管家問診生態痛點
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重點對計劃11月份、12月份完成的項目實時跟蹤,確保各項目按照計劃有序推進。臨近年底,馬鋼駐點督查辦公室三名工作人員更加忙碌。今年5月11日,市生態環境局成立專班進駐馬鋼公司,設立馬鋼駐點督查辦公室,緊扣2019長江大保護警示片披露涉及馬鋼公司的“7+111”項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確保實現整改“清零”目標。
督察整改,不僅要出“重拳”,還要拿“處方”。
近期,來自華南所的“環保管家”將進駐馬鋼公司,助力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從9月起,馬鋼能環部環保技術室經理王強就積極與華南所的專家溝通,協助他們對企業進行前期現場摸排,“環保管家以更專業的眼光對企業的環境問題進行分析診斷,并且在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方面為我們提供更科學的方案。”
進駐馬鋼后,“環保管家”將按照中央、省環保督查和專項督查整改要求,組織大氣、水、固廢等專項領域的專業力量對疑難、重點問題會診并及時提出技術意見,協助突出環境問題整改驗收、銷號。
去年8月,我市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層面專項推動“環保管家”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聘請專家團隊進駐馬鞍山經開區、慈湖高新區開展“環保管家”試點,按照環保治理規律推進整改,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提供技術支持,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 唐冰倩 通訊員 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