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些年相比,現在霧霾天少多了。清晨跑步時空氣新鮮、鳥語花香,真是神清氣爽!”合肥市民孫亮是晨練“達人”,對戶外空氣質量的變化如是感慨。“十三五”期間,我省高質量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全面打響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藍天多了,水更清了。
與市民觀感一致,一組躍動的數據,展現環境質量改善。今年前9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9%,降幅排名全國第四;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84.9%,同比提高13.7個百分點,升幅全國第三。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4%,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長江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再創新高,達到90%,同比提高8.3個百分點。以上指標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是群眾的熱切期盼。“十三五”以來,我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出臺《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在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三大主戰場——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上持續發力。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我省以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等“五控”為抓手,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工業爐窯、揮發性有機物等專項治理行動,開展柴油貨車(船)污染治理,實施水泥行業地方排放標準;以秋冬季攻堅措施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落實為重點,細化應急減排措施,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監督幫扶等。
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我省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就城鎮污染、農業農村污染、水源地污染、工業污染、船舶港口污染做好“五治”;狠抓巢湖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全面推廣生態補償“新安江模式”,完善水環境預警監管機制,開展鄉鎮級“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等;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231條黑臭水體已有219條完成整治。
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我省全面實施“土十條”,強化重點區域和行業監管,有效防范土壤環境風險;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查明我省農用地土壤主要污染物種類、空間分布特點和土壤污染面積;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專項排查整治、“清廢行動”等。
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精準、科學、依法是“要訣”。近年來,我省打造生態環境監管智慧化平臺,實施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安裝、聯網、運維監管“三個全覆蓋”;實施排污許可制改革,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管理“全覆蓋”,嚴把每個排污口;縱深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推深做實河(湖)長、林長制、生態補償機制,依法查處超標排放企業等,精細化治理生態環境,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