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銅陵10月17日消息(記者 王雨馨)店外違規占道經營,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居民亂扔垃圾、高空拋物······一旦出現這些情況,銅陵市“城市超腦”將迅速作出反應,發出提示或預警信息,以便相關部門及時介入并進行處理。
10月16日,“潮涌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采訪團來到安徽省銅陵市,通過了解“城市超腦”的建設運營情況,感受智慧城市的魅力。

銅陵市數據資源局副局長王梟介紹,“城市超腦”是城市管理中的一種智慧系統,通過匯聚城市現實和歷史、時間和空間數據,利用人工智能學習行業知識,發掘數據關聯關系,對城市進行系統性理解、即時分析和模擬仿真,進而促進城市的公共資源優化配置、社會管理精細有序、居民生活質量提升、城市高效運行和可持續。
“自運行以來,我們切身感受到,‘城市超腦’通過各種智慧場景的試用,解決了城市管理中出現的很多實際問題。”王梟說。

首先是提升了城市治理效率,原先依賴于人工,每起事件的平均處理時間需3-4天,每月最多處理100余起事件,事件增加量達到900%,“城市超腦”上線后,每起事件僅需一天即可完成,每月平均可處理1000余起事件,流程時長縮短約70%。
其次是創新了城市治理機制,通過非現場執法,將以往難以及時處置的事件,通過圖片識別和數據分析的結果作為“非現場處罰依據”,定期進行非現場行政處罰。此外,還探索了柔性執法模式,對于輕微違法行為,自動向手機發送提示短信,進行勸導。兩種治理機制的創新都極大節省了人力、物力,提升了工作效率與問題處理效率。
最后是實現了三大歷史性跨越,數據治理能力實現了從政務大數據到城市大數據的跨越,城市管理水平實現了從人工排查到智能發現的跨越,社會治理機制實現了從分散治理到協同治理的跨越。
截至目前,銅陵市“城市超腦”目前已匯聚全市57家單位36億多條數據,完成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等公共基礎數據庫和政務服務、信用信息等主題數據庫建設。今年以來,圍繞長三角地區一碼通行、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救助群眾經濟狀況核實和殘疾人求職及招聘事項秒批秒辦等主題深化數據共享應用,已累計提供202類1.3億條共享數據、1300多萬次數據接口調用服務。
事實上,作為長三角一體化“朋友圈”中的一員,“城市超腦”只是銅陵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銅陵大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被列入作為國家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市、“寬帶中國”示范城市;銅陵還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持續推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
“通過智慧城市建設,城市治理變得更加高效、更有溫度。”銅陵市市委書記丁純表示,銅陵將繼續瞄準老百姓生活的難點、痛點發力,比如讓停車不再難、讓環保監管更加有力有效,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不斷邁向更高層級。
丁純還指出,目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了快車道、開啟了新征程。“我們要致力發揮銅陵所長,專注辦好自己的事,搭上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這班‘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