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含山縣環峰鎮橋聯村電商平臺管理員陳小康,處理了一筆來自含山縣郵政公司的購買124袋六方達農家鍋巴的訂單。
六方達農家鍋巴是含山縣橋聯現代農業發展公司的拳頭產品,訂單是從公司的的微信銷售小程序上接到的。小陳簡單敲了幾下鍵盤,920元錢就到了公司的賬上,很快,一輛小面包車就載著訂貨出發了。“頂多20幾分鐘,貨就能送到。”小陳介紹說:“公司的貨通過電商銷售,不僅方便,還使公司的市場不斷擴大,生意越來越好做。”
含山縣環峰鎮橋聯村現代農業發展公司,是橋聯村在原橋聯村扶貧車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村集體企業,主要是充分利用該村地處圩區、生產優質稻米的優勢,生產農家鍋巴,并對產自該村的菱角、茨實等水產品進行清洗和粗加工,然后上市銷售。2019年底,公司生產的農家鍋巴通過了馬鞍山市食品生產銷售許可,并成功注冊了“六方達農家鍋巴”商標。由于該公司生產的鍋巴的原料是本地的優質大米,再加上用手工制作,口感十分香脆,比市面上很多其它品牌的鍋巴更受顧客的歡迎。
為此,環峰鎮政府特地在該公司設立了電商聯系點,助力該公司打開網絡消費市場。陳小康介紹說:“自電商聯系點設立以來,公司的產品好賣多了,顧客越來越多,產品一直供不應求。”
雖然今年初那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該公司的產品銷售帶來不利影響,即便如此,該公司的微電商銷售記錄依然顯示:僅1到8月,銷售額達9.4萬余元。
電商銷售平臺為公司進一步開拓市場提供了很大的推動力,橋聯村黨總支書記魯秀龍介紹說:“目前,公司雖然用于生產鍋巴的電餅鐺已經有20個,但產量依然跟不上市場發展的速度,產品一直供不應求。行政村打算還增加20個電餅鐺,將生產能力再擴大一倍。”
電商平臺有力地推動了這個村辦扶貧企業的發展,而村辦扶貧企業的發展又十分有力地推動了橋聯這個貧困村的脫貧攻堅。
據悉,該公司目前的5名工人中,有4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1名是邊緣戶,平均每人年工資都超過1萬余元。隨著公司生產、銷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還將更為更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戶提供就業機會。(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