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項目建設 夯實發展根基
——鄭蒲港新區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8月28日,隨著銅城閘站新聯鎖啟用,鄭蒲港鐵路專用線與淮南鐵路“神經中樞”正式實現連通。而在安徽三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已近凌晨的生產車間,燈火依然通明,工人們同樣在加班加點,一件件半導體光電器件從生產線下線。
作為新區的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鄭蒲港新區鐵路專用線項目和安徽三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都在與時間賽跑,趕著進度。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歸根到底都要拿發展說話。今年以來,鄭蒲港新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經濟保持了高質量發展態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0.4%,戰新產業產值增長74.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71%,固投增長18.4%,其中工業投資增長42.6%、技改投資增長81.7%、民間投資增長5.1%,主要經濟指標好于同期、快于預期。
狠抓項目落地 穩定投資增長
8月26日,總投資10億元的中興新地(馬鞍山)產業園項目開工儀式在鄭蒲港新區舉行。預計2021年6月前完成土建工程,2022年上半年投產。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達5億元,上繳稅收4000萬元。
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穩投資就是穩住了項目建設的“底氣”。今年以來,鄭蒲港新區全力推進166個穩投資項目加快實施,重點實施84個市重點項目。為促進重點項目早落地、快建設、早投產,新區領導以及招商、經發、重點、征遷、服務中心等部門對項目逐一現場調度,同時,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專人包保責任制,成立專業小組推進,每天去現場跟進項目建設情況,及時解決問題,通過優質服務促進管理,確保重點項目建設平穩有序推進。
上半年,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幅18.4%,84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6.2億元、新開工項目23個、竣工項目17個,儲備轉化4個,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67.1%、95.8%、73.9%、11.1%。巢馬城際先行段(鄭蒲港段)施工;鄭蒲港鐵路年內通車;鄭蒲港二期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做強主導產業 激活發展動能
在安徽三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不分晝夜地生產半導體二極管發光源。今年2月,因為疫情,該公司用工量曾一度無法被滿足。在新區管委會的幫助下,公司從當地招了60多名員工,順利渡過了難關。“截至7月,公司已實現產值2億元,這增強了我們完成全年目標產值的信心。”該公司行政總監肖鵬說。
走進安徽中興聚力精密機電技術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加快生產,該公司于4月底開始試生產,5月正式投產。“企業發展這么順利,與新區管委會的幫助是分不開的。”該公司負責人說,復工前,新區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員工隔離、核酸檢測等問題,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目前,新區落戶半導體企業53家,形成了以封裝測試為基礎,集聚IC設計、SMT貼片、應用材料等上下游企業的產業集群,2020年半導體產業產值預計可達65億元,明年將建成百億級半導體產業集聚區。
念好外貿“穩”字訣 培育經濟新亮點
今年以來,新區全面落實“穩外貿”工作要求,抓實用足外貿政策,推動外貿結構優化升級,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在新區管委會的幫助下,鈺坤口罩廠拿到了商務部白名單,銳鋒電器成功申報上海國際汽配展,產品出口到馬來西亞,龍芯微成功獲批獎勵資金20.7萬元。馬鞍山綜保區今年新簽約落地6個半導體和保稅檢測維修項目,另有16個項目在談;依托國家肉類指定口岸,增加肉類企業外貿經營主體,目前已有瑞泰、優合、熙和、御香苑等4家肉類進口實績企業,20家企業意向在綜保區內開展跨境電商業務。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新區外貿進出口實現6.59億元,增長29.4%;出口2.74億元,增長260.4%,出口規模占全市的23.76%,較去年底提高了6.8個百分點,順利實現“半年紅”。其中6月當月,出口增長98.9%,連續六個月實現正增長。
記者 柴勝松 通訊員 丁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