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縣林頭鎮房圩村:
靠水吃水,養蟹走出致富路
“我養了12畝螃蟹,一年純收入五六萬元。”8月30日,在含山縣林頭鎮房圩行政村夏徐自然村,正在忙碌的諶伶娣告訴記者,她在家養蟹,丈夫在附近工地做事,收入還可以,遇到好年景,收入還會多一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房圩村緊靠裕溪河,全村有600多戶養蟹,面積有3300多畝,產值達千萬元。每年春節期間是房圩村螃蟹的銷售旺季,有人專門來收購,不愁銷路。
夏徐自然村有60多戶,村民家的房子基本上是漂亮的二層三層樓房,整齊有序。77歲的貧困戶張俊學剛從蟹塘回來,他對鎮、村和幫扶干部疫情期間想方設法幫助他賣螃蟹的事夸贊不已。脫了貧,他的目標就是奔小康生活。“今年春節期間在鎮村干部張基萍等人的幫助下我賣掉400多斤螃蟹,收入近萬元。現在,正是螃蟹生長的關鍵時期,我要用心飼養,爭取下一年有個好收成。”張俊學笑著說。
房圩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孫駿告訴記者,房圩村建檔立卡的57戶貧困戶中有11戶參加了養蟹,有了幾畝螃蟹,穩定脫貧就有了保障。
“我家養了8畝蟹,收入在一萬多元。”在桑灣自然村,58歲的王愛求正在蟹塘邊給蟹子投食。王愛求因為殘疾,2014年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他家脫了貧。他告訴記者,村里20戶人家家家戶戶都養蟹,最多的一年能掙個十來萬元。“正是養蟹使我家脫了貧。有了產業,日子會越來越好。”王愛求說。
為了抱團發展,房圩村還于2011年6月成立了房圩蟹業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為養殖戶提供蟹苗、飼料等服務。養殖過程中出現的疑難雜癥,合作社還幫助提供相關的技術、信息,收獲季節,合作社統一銷售。
合作社結合目前市場發展及河蟹養殖情況,準備進一步擴大規模,廣泛吸收會員,申請注冊商標,做優做大商業品牌,不斷發揮品牌優勢。“我們要在奔小康的路上更好更快發展,帶動更多人靠雙手勞動致富。”房圩蟹業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安俊說。
記者 蘇自山 通訊員 俞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