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種養業、“綠游游”企業分紅、戶用光伏、小額信貸……為了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貧困群眾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含山縣昭關鎮大宣村結合自身優勢,為全村貧困戶“量身訂制”了一系列產業政策,依靠產業脫貧致富。
“政府幫助我們脫貧,產業發展起來了,以后的日子不會差……”8月12日,含山縣昭關鎮大宣村貧困戶馬俊枝感激地說。在政府干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他通過入股“綠游游”企業分紅、發展特色種養業,成功擺脫貧困。“今年養了300只雞,村里還幫忙推薦了工作,現在生活好得很嘞!”馬俊枝說,經過初步計算,今年的家庭總收入預計可達3萬元。
在昭關鎮大宣村,像馬俊枝這樣的貧困戶全部搭上了產業扶持這趟“脫貧快車”,貧困戶宣儉武也是其中的一個。
村里宣傳了一系列扶貧產業政策,宣儉武與愛人商量后,果斷選擇發展養魚產業。2020年,他擴大產業,在村里承包了32畝魚塘,發展漁業養殖,“一年光養殖的收入就有兩萬多元,比原來的收入多好幾倍,重點是再也不用為了打工東奔西跑。守著自己的小產業,小日子過得很滋潤。”說起現在,宣儉武眉頭舒展,滿臉笑意。
馬俊枝和宣儉武的變化是眾多大宣村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大宣村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因戶施策,精準扶貧。對于無經營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落實保障政策的基礎上,將扶貧資金、貸款資金、社會幫扶資金以入股形式注入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參與股份分紅。
據了解,2017年以來,大宣村實施的貧困戶產業扶貧項目,11戶貧困戶實施戶用光伏扶貧、產業扶貧資金入股經營主體參與分紅;40戶貧困戶利用3000元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安徽聯邦農業公司合作經營稻蝦共生養殖;80戶貧困戶利用3000元“綠游游”鄉村旅游扶貧資金分別入股不同公司開展合作經營及特色種養業。此外,大宣村還為5戶貧困戶申請落實5萬元的小額信貸入股袁沖苗木合作社合作經營,5戶貧困戶申請落實0.9萬元—2萬元不等的小額信貸資金用于發展產業。目前,大宣村已實現貧困戶產業扶貧全覆蓋,并達到戶均2項以上產業。
記者 蘇自山 通訊員 王勇 王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