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楨文,現任東部戰區總醫院原八六醫院外科黨支部書記、主任,副主任醫師。1988年7月,他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臨床醫學系,從事臨床外科工作近30年。2004年起,他就擔任外科主任,在臨床外科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有多項技術填補了駐地空白,他先后多次被上級表彰為“醫德醫風先進個人”和“優秀專家”。
原八六醫院外科是在原普外科基礎上組建的科室,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特色的科室,總體醫療技術水平處于駐地領先地位。7月3日,筆者在外科護士站看到,該科是原八六醫院目前住院病人最多的科室,病房幾乎住得滿滿的,有的病人因為病床緊張,一時還住不進來,只好等待床位。一個駐軍小醫院,為何這么受到患者青睞?原因就是冷楨文主任繼承科室傳統,始終站在外科發展前沿,刻苦鉆研國內領先醫療技術,不斷開拓創新、挑戰自我,勇攀醫學高峰,把外科微創手術做到了最高境界,解除了無數患者病痛,挽救了數以千計患者的生命。
該科在學科帶頭人冷楨文的帶領下,把握普外科發展方向,科學管理,在醫、教、研各個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現在該科不僅能完成全胃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等幾十種傳統手術,而且在傳統手術的的基礎上進行不斷改進和發展,使之治愈率提高,死亡率下降。八十年代該科就開展了PTC和PTCD新技術,安全、方便地對肝內外膽管結石、腫瘤、壺腹部周圍癌,以及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進行診斷和治療,并獲得軍區科技進步獎。九十年代,該科開展了直腸癌保肛手術,明顯提高此類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深受廣大直腸癌患者的歡迎和好評。同時,該科改良了膽囊的手術方式,在駐地率先開展了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成功完成手術3000多例。該科還積極開展肝方葉切除、肝門部膽管整形等高難度手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提高治療療效,為此類患者帶來了福音。
近年來,該科引進了德國進口的全套腹腔鏡設備,順利進行腹腔鏡下膽囊、膽道以及肝腎囊腫開窗引流等微創手術,經腫瘤營養血管置管化療技術,既方便了患者,又提高了療效。該科開展的無張力疝修補術,明顯降低了手術復發率,減輕了患者痛苦。為順應外科發展趨勢,2006年,冷楨文又帶領該科醫護人員率先進行胸部嚴重外傷浮動胸壁治療的臨床研究工作,并成功開展了環抱式肋骨固定手術,緩解了胸部畸形,減輕了患者痛苦,明顯降低并發癥和死亡率。該科最新引進激光治療儀,在皖南地區獨家開展大隱靜脈曲張腔內激光治療,改良了手術方式,減輕了患者痛苦,深受患者一致好評。
冷楨文主任用勤奮與執著書寫絢麗人生,他始終以軍民健康為己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為患者著想,把患者的需求作為第一信號,把患者的健康作為第一目標,把患者的利益作為最高利益。因此,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擁有一大批忠誠的“客戶群”。筆者經常看到在吃飯路上、回家途中、門診大廳,他像“明星”一樣,被“粉絲”攔住,詢問咨詢病情……冷主任從醫時就立志當一名好醫生,將治病救人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為盡快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他經常不恥下問、挑燈夜戰,刻苦鉆研業務,很快成為骨干。每當目睹患者痛苦的表情時,他內心深處希望他們早日綻放笑容、早日康復,所以他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病人身上。年輕時,他一年365天幾乎天天在醫院,即使上夜班次日也不回去,繼續工作,連續兩天不回家是家常便飯,甚至一連幾天也不回家,吃住在病房。就是現在,他也時刻牽掛著病人,每天大家下班的時候卻是他最繁忙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噓寒問暖每一位病人,確定他們沒問題了才放心離去。一旦夜間有緊急手術,他都是首當其沖。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對病人高度負責,視病人為親人。駐地銀塘社區一名老年患者,因為患多種老年病,身體狀況較差,住院期間,冷主任就特意從家里帶來營養可口的飯菜,給這名患者補充營養,恢復身體。這名患者覺得冷主任是名好醫生,就悄悄送給冷主任一個“紅包”,誰知冷主任堅決退還。出院時,這名患者十分感動,特意敲鑼打鼓給冷楨文送來了一塊“獎匾”。駐地當涂縣、馬鞍山市多名詩詞協會患者,在冷主任科治好病后,親眼目睹了冷主任和所在科室醫務人員的良好的醫德醫風,特意寫了多首稱贊冷主任和醫護人員高尚醫德和精湛醫技的詩詞,刊登在詩詞報上,搞得冷主任不好意思起來,他紅著臉說:“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你們何必這樣搞呢?”
做為一名老共產黨員,冷楨文經常說:“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但我的追求就是用有限時間與精力,在醫療技術上精益求精,更好地服務軍民。”他就這樣碧血丹心譜杏林,全心全意為患者,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地服務好身邊每一位患者,贏得了患者廣泛好評和贊譽。(市民記者 伍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