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聚焦 > 正文

    VR文藝宣講進鄉村入校園 助力扶志扶智志愿活動

    2020-06-15 03:08:08 來源:皖江在線

    圖為“VR文藝宣講”走進校園。 記者 蔣雯 攝

    6月11日晚上7時30分。

    晚風吹散了白天的熱浪,和縣歷陽鎮萬壽村黨群服務中心小廣場上熱鬧異常,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益文藝演出在這里上演。

    更讓村民驚喜的是,本次文藝演出還加入了“黑科技”:VR文藝宣講。這對廣大村民來說,可是大開了眼界,嘗了一回鮮。

    6月11日至12日,馬鞍山市委講師團、市文化館和宣講志愿者及文藝演出人員一起,分赴和縣歷陽鎮萬壽村、鄭浦港新區姥橋鎮官塘小學、白橋鎮中心小學、和縣三中開展“VR文藝宣講”助力扶志扶智志愿活動,300余名村民和中小學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治窮先治本,扶貧先扶人。

    為切實做好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確保我市貧困村享有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激發貧困村村民脫貧內生動力,5月下旬以來,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市扶貧辦、市委講師團等單位聯合組織全市宣講志愿者和國有文藝團體以及我市獲得省“十大民營院團”、“百佳民營院團”的民營文藝團體,以文化志愿活動的形式,分赴全市28個貧困村開展宣講和演出活動。

    “扶志”以自強,“扶智”以自立。

    “本次文化志愿活動的一大創新和特色,就是首次開展‘VR宣講’活動,通過科技手段呈現政策、經濟、文化、地理、科技等內容,加上生動的故事宣講,豐富文化扶貧的內涵,讓村民和學生們聽得懂、記得住,對家鄉愛得更深。”市委講師團團長李莉介紹,活動不僅覆蓋全部28個貧困村,而且把校園作為重點,其目的就是通過現代科技手段,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形式,解讀脫貧攻堅方針政策,展示國家發展進步,展望美好生活愿景,從而激發貧困村村民脫貧內生動力,增強脫貧志氣和信心。“更重要的是,通過VR技術這種新的嘗試,讓現代科技走進校園,助力教育精準扶貧,讓孩子們親身體驗現代科技的進步,感受祖國的美好與繁榮,種下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的種子,樹立起遠大理想,勇敢地去追求和開創自己的美好生活。”

    文藝演出+VR呈現 創新形式讓村民笑開顏

    6月11日傍晚,由市委宣傳部和市文旅局主辦的“‘VR文藝宣講’助力扶志扶智志愿活動暨2020年馬鞍山市公益演出”在萬壽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前小廣場開演。

    演出還沒開始,村民們便有序進入小廣場,既熱鬧但也不擁擠。

    當晚7時30分,文藝演出在含弓戲小戲《平安歸來》中拉開序幕。

    此次文藝演出的作品,表現的都是群眾身邊人、身邊事,用群眾熟悉的語言,通過小故事講述大道理、大政策,形式新穎,內容生動,十分接地氣。比如小品《愛心扶貧》,講述駐村扶貧干部趙主任幫扶貧困戶老胡夫婦,利用黨的好政策,用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的故事。

    “這個小品十分教育人。”萬壽村黨總支書記孫道珍表示,一時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暴自棄、不思進取。現在黨的扶貧政策這么好,只要能夠樹立志氣和信心,就能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上好日子。

    此次演出活動,不僅有我市的專業文藝工作者,還有當地的村民和脫貧戶。

    “沒想到這次能和專業的演出團體同臺獻藝,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我們舞臺表演的技巧提高了,登臺表演的信心更足了。”參與演出的村文化志愿服務隊負責人楊進霞表示,這次參與演出的大部分演員都是附近村民,有的還是脫貧戶,大家通過自編自演的方式,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歌頌黨的精準扶貧政策。文藝演出精彩紛呈,穿插其中的VR文藝宣講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

    “采用VR虛擬現實技術,讓村民通過VR眼鏡,既能零距離了解相關政策、文化等內容,還能云游全國知名景點,感受一下祖國大好河山。這一創新之舉,對很多村民來說還是頭一回,大伙反響可熱烈了。”萬壽村選調生趙玥開心地說道,沒想到效果這么好,希望這樣的形式可以持續下去。

    “我很喜歡這場演出,尤其是那個特別眼鏡,就跟真的在現場一樣,以前在電視里看過,沒想到今天現場感受到了。現在國家科技進步真快,我們老百姓以后日子更有盼頭了。”萬壽村脫貧戶、70歲的韓先才感慨道。

    VR文藝宣講 豐富中小學生精神視野

    6月12日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并沒有阻擋住我市“VR文藝宣講”志愿者深入鄉村學校的腳步,大家分赴鄭蒲港新區姥橋鎮官塘小學、白橋鎮中心小學、和縣三中開展“VR文藝宣講”助力扶志扶智志愿服務活動。

    在姥橋鎮官塘小學,宣講人李莉宣講了《人民的故事》,她通過講述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巨變和身邊的故事,深入淺出地給孩子們闡釋了國家進步的原因和意義,激勵孩子們博學多思、立志成才,長大后投身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中。

    在白橋鎮中心小學,宣講人武斌宣講了《聽檔案故事 看家鄉變化》,他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檔案故事,用最真實的史料講述家鄉滄桑巨變,用答題的形式幫助同學們記憶鄉情、市情、省情的關鍵知識,帶同學們領略了家鄉發展的魅力。在和縣三中,宣講人周朋宣講了《講好黨史故事 見證初心使命》,通過講述11位共產黨人在革命崢嶸歲月中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共產黨人用生命和鮮血鑄就初心和使命的深刻內涵,激發大家向革命先烈學習,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的決心……在宣講中,同學們全神貫注地聽講,積極互動,認真思考。

    除了宣講,現場的VR志愿者還為學校師生提供了含有豐富素材的VR眼鏡,讓同學們在VR科技的體驗中領會科技魅力,感受美麗中國。

    “我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戴上VR眼鏡,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別的孩子戴過,可羨慕了。現在自己戴上,才發現真的太神奇了,科學家太了不起了,希望我長大以后也能成為一名科學家。”白橋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王渡開心地說道。

    “通過VR眼鏡身臨其境地了解外面世界,看到了神舟飛天,看到了蛟龍潛海,還領略了祖國的大好風光!”和縣三中七(5)班的湯明悅同學激動地說,這樣的活動確實開闊了大家的視野,增長了知識,受益匪淺。

    特色鮮明“VR文藝宣講”覆蓋全市貧困村

    “今年開展的這個‘VR文藝宣講’志愿活動主要服務貧困村的中小學生和村民兩個群體,其中,專門為村民送上的公益性文藝演出有四大突出亮點。”市文化館館長陳學明介紹,一是時間有變化。過去送文化下鄉基本是白天舉行,但白天農民下地干活,很難將村民聚集起來,演出效果并不明顯,今年改為晚上舉行,讓更多村民能夠享受到豐富的文化大餐。二是主題更加突出。重點編排鄉風文明、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內容,把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小戲、小品和歌舞等文化節目與專業團體同臺演出結合起來,村民既是觀眾也是主角,自編自演;三是送文化和種文化相結合。專業演出團體還精心指導村業余文化志愿服務隊,提升他們的舞臺表演水平。四是結合新科技。結合VR宣講,讓貧困村村民通過科技手段了解祖國的發展變化,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志氣。

    據了解,自5月下旬開始,來自市委講師團、市檔案館、市網絡電視大學等各單位的宣講志愿者們,組成了“VR文藝宣講”小分隊,分赴全市貧困村所在的小學和初中開展宣講活動,截至目前,已面向24個貧困村的23所小學、4所初中開展宣講活動27場;市藝術劇院、四季戲曲劇院等文藝團體,也奔赴全市貧困村開展了28場演出活動。這些來自全市的宣講志愿者和文藝演出人員們,進校園、走村社,講好扶貧故事,弘揚時代精神,凝聚發展正能量,極大地豐富了貧困村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扶貧,先扶志和智。

    “今年,我們在以往的經驗和基礎上,還進行了創新,引入了VR文藝宣講這種全新的形式,準備了理論、政策以及文化、科技等18個專題的VR視頻素材以及我國在航天、潛水、奧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另外,為了開闊村民和學生的視野,我們還準備了全國500多個知名景區的VR視頻素材,讓大家可以以全景畫面的形式云游美麗中國。”李莉介紹,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扶貧也需要創新形式,并結合科技的手段,

    讓貧困村的村民,尤其是下一代,能夠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祖國和家鄉的巨變,從而更好地落實市委市政府讓貧困村村民脫貧志氣樹起來,把貧困村孩子們理想樹起來,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的種子種下去的要求。“從現場反饋來看,效果很好,看著孩子們明亮的眼睛和村民們的笑容,我們的干勁兒更足了。今后我們將繼續探索文化扶貧的新形式,把VR文藝宣講做成品牌,成為助力全面小康的強大力量。”

    ■記者手記:

    創新文化扶貧 扶起脫貧“志”與“智”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文化扶貧是扶貧工作的延伸和深化,是從根本上解決思想文化的‘貧困’,既“鼓口袋”,也“富腦袋”。文化扶貧的基礎性和導向性作用不言而喻。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下鄉活動,推動了優秀文化成果的下沉共享,開闊了貧困村村民的視野,增長了知識,豐富了文化,激發了干勁,為脫貧攻堅鼓了志氣、添了勇氣。

    文化扶貧,也需要精準。如何做到精準?那就是要根據時代的發展進步,不斷創新形式,不斷適應群眾需求。從幾個細節就能看出主辦方的用心。比如根據村民的作息習慣調整了演出時間,晚上演出對主辦方來說確實有諸多不便之處,但這一調整卻適應了村民的需求,能夠讓更多村民參與其中,值得點贊。再比如培養當地的文化志愿隊伍,讓文化能夠在當地扎根,讓村民永遠受益。

    另外,此次志愿活動還引入VR技術,利用科技手段助力扶志扶智行動,不但進入貧困村,還特別深入中小學校園進行宣講,通過現代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祖國的美好與繁榮,激發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種下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的種子。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自然廣受歡迎。

    全面小康離不開“文化小康”“精神小康”,我們需要繼續大力推進文化扶貧,積極創新內容形式,讓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澎湃奔騰,決勝全面小康,共促鄉村振興。

    記者 陳邦兵 陳義山

    [責編: 張琦 ]
    分享到:
    06/14 李錦斌調研科大訊飛并主持召開座談會
    06/14 張岳峰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
    06/14 袁方參加和縣民主生活會
    06/14 6月14日安徽省報告新冠肺炎疫情情況
    06/12 筑巢引鳳構筑“強磁場” 特色小鎮激活“新引擎”
    2019年12月底,我市花山區互聯網小鎮成功上榜2019年度省級特色小鎮。今年以來,花山區以互聯網小鎮建設為契機,搶抓國家“互聯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戰略機遇,統籌做好總體規劃和功能布局,聚力發展特色產業和重點項目,沖刺“企業集聚、產業完善、技術高端、服務一流、人才高地”目標,在打造寧馬數字化合作樣板典范的道路上蹄疾步穩。 [詳細]
    06/12 我市出實招提升勞動力市場監管水平
    為了全面提升營商環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積極貫徹市《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方案升級版》,形成最終的升級版勞動力市場監管提升行動方案。方案明確,依法開展勞動力市場監管,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力爭在全省考核評比中進入全省前列;加大勞動爭議案件調解力度,年度調解成功率達70%以上;壯大人力資源服務業規模,年度行業總營業收入達到10億元,同比增長10%左右;推進技工大市建設,組織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規模和合格率居全省第一方陣。 [詳細]
    06/12 “數據高鐵”為城市提速
    醫院化驗報告能否不去現場打印直接在手機上查閱?能不能通過水電氣實時數據判定孤寡老人的安全情況?……通過數據歸集與共享,這些在不久的將來都有望實現。6月11日,記者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獲悉,我市已啟動政務數據目錄編制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已歸集15.8億條政務和社會數據,完成市級個性化數據目錄編制1265項,數據目錄編制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詳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99ri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樱花动漫在线观看免费版|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色妺妺在线视频| 欧美极品另类高清videos|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一爽一毛片| 再一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99re在线视频| 污污小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网址|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一本大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一边摸一边爽一边叫床视频|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小兔子救了蛇被蛇两根进去|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h无遮挡男女激烈动态图|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女人把腿给男人桶视频app| 亚洲色图.com|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波多野结衣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成人网|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被公侵犯肉体的中文字幕|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播放体验区 |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 四虎884tt紧急大通知|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中文|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v|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久久国产精品偷| 鲁啊鲁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成熟女人特级毛片www免费|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