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小型機械緊張作業,施工人員穿梭忙碌……6月2日下午,走進已完成違建拆除任務的晨光花園小區,宛如置身一處大型工地。
“眼下,小區里正有三四支施工隊伍在同步作業,雨污分流的、環境復綠的、新建停車位的,都在緊鑼密鼓向前推進。”隨行的銀塘社區黨委副書記吳孟軍告訴記者,“很快,這里的環境將有一個大改變!”
擁有2600多戶居民的晨光花園小區,違建拆除任務占銀塘社區總任務量的三分之二,銀塘社區又占馬鞍山經開區總任務量的三分之二,這里可以說是馬鞍山經開區打好拆違攻堅戰的“主陣地”。5月24日,隨著晨光花園小區最后一處違建順利拆除,銀塘社區摸排認定出的違法建設已提前拆除完畢,且未發生一起百姓上訪投訴,做到了“拆得掉、拆得準、拆得穩”。
拆得掉、拆得準、拆得穩,靠的是一線工作人員的努力付出,更離不開廣大群眾的支持與擁護。“拆違不是目的,共建美好家園,提升生活品質和質量才是根本。要想‘拆掉違建、贏得民心’,就必須做好‘群眾獲得感’這道必答題。”銀塘社區黨委書記庾金華表示。
這道必答題怎么做?聽民意,解民憂,暖民心。
“我們在前期開展入戶宣傳時,就同步聽取民生訴求,征求群眾意見。”吳孟軍說,晨光花園小區是個老安置小區,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很多違建都是居民自建停車位,侵占了公共空間、公共綠地不說,還容易引發鄰里矛盾;還有非機動車充電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可以說樁樁件件都是百姓關切。
“‘痛點’就是民生‘盼點’,也是我們工作的著力點。”庾金華告訴記者,“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我們堅持拆除與建設相結合,努力做到‘拆除一片、恢復一片、建設一片’,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
循著“拆建并舉”的思路,在做好相關規劃的基礎上,一支支施工隊伍“跑步入場”。
因地制宜新建100個停車位,目前已建成75個;謀劃建設非機動車集中充電設施,再劃定一批集中晾曬點;計劃復綠8700平方米,本周內將全部完成……一處處便民惠民設施加快建設,把拆出的空間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還給百姓,更加宜居美好的生活環境正“撲面而來”。
“拆違,讓我們看到了變化、得到了實惠。這樣的事情,我們拍巴掌歡迎、舉雙手支持!”晨光花園小區居民邢應虎,沒事喜歡下樓轉轉,看一看復綠工程的新進展。說是看,更是盼。“沒了‘堵心’的違建,多了‘舒心’的綠色和便民設施,咱這老房子可要住出‘新滋味’嘍!”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張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