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涂縣在全省率先試點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有效緩解了農民貸款難的頑疾,信用有“權威”,銀行樹信心,農民得實惠,黨建增亮色,一舉多得,交出一份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漂亮答卷,也給如何做好黨建工作帶來有益啟示。
說到黨建,在一些人的思維定勢里,容易窄化為具體的黨務工作。工作中常常就黨建抓黨建,就業務抓業務,黨建和業務“兩個輪子”各行其道,“兩個抓手”失了平衡,導致黨建工作凌空蹈虛、避實就虛,業務工作沒有引領、出現差池。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多是因為對黨建工作的本質思想認識不足。
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是為了人民,黨建工作自然要“以人民為中心”,只有從思想上正本清源,樹立“圍繞業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的理念,才能找到“黨建為什么”“黨建如何做”的標準答案。
解決基層黨建凌空蹈虛的問題,關鍵是在工作機制上形成“一盤棋”。貫徹落實“一崗雙責”,將黨組織的相關負責人設在業務第一線,推進黨建業務協同并進,形成“一盤棋”的工作機制,瞄準黨建工作目標、業務工作要求,深入分析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重難點、銜接點、互促點。
“融時代”呼喚“融黨建”。只有主動融入中心、服務大局,黨建工作才有引領力和生命力。當下,開辟“融黨建”的實現途徑,需要堅持守正創新,要突出“融心”功能,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融心”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要突出“融智”功能,以黨組織為核心,凝聚各方智慧,激發大家干事創業的熱情,以“大黨建”引領“大發展”“大治理”。要突出“融惠”功能,不斷創新服務機制,用惠民服務溫暖民心。
“平臺融合”已成為“融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融黨建”的開展要善于運用“融平臺”,加強以“黨建融合”為抓手、“業務融合”為基礎、“平臺融合”為驅動的服務體系建設,只有這樣,才能融入中心、服務大局,實現了組織覆蓋“零盲區”、志愿服務“零空白”、社區共建“零死角”和人文關懷“零距離”,使廣大群眾共享到黨建“紅利”。
●吳黎明